字典Plus>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孟浩然诗集

孟浩然诗集

①宋蜀刻本。三卷。钤有元代“翰林国史院官书”朱文大长印,原为吴县黄丕烈士礼居所藏,后归聊城杨绍和海源阁,又归德化李氏木犀轩、无锡杨氏秋草斋、南海潘氏宝礼堂,今藏北京图书馆。前有唐人王士源、韦滔二序,后有黄丕烈跋。分上、中、下三卷,收诗212首。此本编诗不分体,也不显立类目,但从其内容看,实分为游览、赠答、旅行、送别、宴乐、怀思、田园等七类。此本所收诗虽不足王士源、韦滔编定的唐本218首之数,显然已有缺遗和窜乱。但这是今存最早也最接近唐本的刻本,其编次也带着唐本的痕迹。其后元刻刘须溪评点本、明刻《唐百家诗》本、顾道洪本、汲古阁本等,均依此本采取分类编排形式。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之影印。②三卷。明顾道洪校辑,万历四年(1576)藻翰斋刻本。此本是顾氏用宋本、刘辰翁评本和明吴下刻本即《唐十二家诗》参校而成。北京图书馆藏本有清邵曰诚题款。其特点一是以宋本为底本但又注入刘辰翁评语,二是正集三卷即宋本210首,而将元刻刘评本和《唐十二家诗》多出的53首,以及采辑《国秀集》的2首、《文苑英华》的1首编为补遗一卷。此外,书中《襄阳外编》1卷录入孟氏传记,有关序跋、像赞、杂文以及历代名人怀赠诗等。③二卷。明凌濛初刻朱墨套印《盛唐四名家集》本,宋刘辰翁评,明李梦阳参评。评点文字为朱色。上卷收五古63首,五律33首。下卷收五律、五排132首,七古5首,七律4首,五绝18首,七绝7首,合计262首。卷首有刘辰翁跋和李梦阳跋。刘跋比较了孟浩然诗韦应物诗的不同风格特色。又有清光绪五年(1879)方氏碧琳琅馆刊方功惠辑《王孟诗评》朱墨套印本。收诗数目、编排以及刘、李评语与明凌濛初刻本相同,无刘、李跋。二书今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

猜你喜欢

  • 逃秦

    指逃避世乱而隐居。曲信陵《移居洞庭》:“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秦。”参见“桃花源①”。

  • 沙场夜

    【介绍】:于濆作。此诗写白天交战之后的沙场夜景。凄楚悲凉,情景动人,风格通俗浅近,却能变俗为雅,易浅为深。“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令人触目惊心。

  • 谢公乞墅

    乞,给予。相传前秦苻坚率众百万,进驻淮肥,晋朝野震恐,而征讨大都督谢安了无惧色,且与其侄谢玄下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谢安以优势胜之,离去“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安遂游涉,至夜乃

  • 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介绍】:崔涂《夕次洛阳道中》诗腹联。诗写道中夜景并借此表达自己感受:川流不息,感叹年华已逝;明月空照,感慨往事如空。即景传情,妙在“暗度”、“空明”双关。

  • 翠微宫

    唐宫名。太宗贞观二十一年重修终南山太和宫,并改名为翠微宫。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 闺情

    【介绍】:李端作。诗以预兆喜事的鹊声作反比,抒写少妇盼望丈夫归来的急切心情。构思巧妙,侧面烘托,笔触细腻,饶有情趣。

  • 牛山

    山名。在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曾登此山,因为想到人生短暂,悲痛流泪。杜牧《九日齐安登高》:“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赐萧瑀

    【介绍】:李世民作。萧瑀为梁昭明太子曾孙,后携众归唐,因直言敢谏而被太宗倚为心腹,称之为“社稷臣”。此诗即是对萧瑀的赞美。首二句化用成语,自然有致。后二句从传统道德仁义着笔,发掘萧瑀的人格内涵。全诗颇

  • 邢涣思

    【介绍】:见邢群。

  • 李延年

    汉武帝时宫中乐士,精于音律,有宠于武帝,封协律都尉。其妹李夫人亦受宠于武帝。见《汉书·李延年传》。梁锽《戏赠歌者》:“若逢汉武帝,还是李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