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平州志

东平州志

①八卷。清张聪、张承赐修,单民功纂。张聪,汉军正黄旗人,荫生,康熙十九年(1680)任东平知州。张承赐,康熙年间任东平州知州,张聪之宗兄。张聪宰东平州后,以东平郡乃古齐鲁之交,遗风故俗,为遐迩所重,搜访旧志,遍求不获。因自明末后,兵燹之余,所存州志,残编毁于蠹鱼,梨枣付之回录。张聪乃集邑中缙绅大夫,创议重修,讨论故迹,谘询遗闻,成新志。《东平州志》康熙十九年刻本。此志乃是依据张承赐所修志稿为蓝本,重补订新,遂成此志。其取材较谨严,每条款下均注原书。书中沿革目考证详核。叙述简明,颇为精洽,无废文冗词。② 二十卷,首一卷,补遗一卷。清沈维基修,胡彦升纂。沈维基字抑恭,浙江海宁人,贡生出身,乾隆二十九年(1763)任东平州知州。胡彦升字德清,曾任定陶县知县。沈维基宰东平州后,以州志在康熙年间虽两次重修,皆不精不详,且旧志文多脱误,字迹漫漶,必先正其误,方可续其余。乃循绅士之请,设局于署南僧舍。聘胡彦升为主编,博采旁征,成新志。《东平州志》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全书二十卷首一卷补遗一卷,分为:卷一星野志,卷二方域志:沿革、疆圉、形胜、风俗、物产,卷三山川志,卷四漕渠志附泉源,卷五古迹志:附金石、陵墓,卷六建置志:城池、公署、仓廪、津梁、闸坝、街坊、恤政,卷七田赋志:户口、地亩、贡赋、税课、盐法、仓储、驿站、铺递、兵防所屯,卷八学校志:附乡饮、乡谢、乡约,卷九祠祀志:坛庙附寺观,卷十职官志附藩封,卷十一选举志附封荫,宾耆,卷十二宦迹志,卷十三至卷十五人物志:列传、儒林、文苑、忠烈、武略、孝友、义行、隐逸、游寓、方技、仙释附耆寿,卷十六列女志:后妃、贤淑、节孝、贞烈附寿妇,卷十七至卷二十艺文志:御制、著述、赋诗、诏、敕、诰、表、疏、状记、奏议、廪详、奏记等。卷首有凡例、列图和序,卷末有补遗。此志体裁雅正,远胜前志。分卷列目,各以类从,如以泉源附于漕渠,寺观附于坛庙,饮射附于学校,藩封附于职官,均甚妥善。然不足之处是,沿伪袭谬处甚多,如叙沿革等目,有一人两传、一事复书等,考据缺精详。③ 三十卷,首二卷。清周凤云修,唐鉴等纂。周凤云,江苏沭阳人,道光三年(1823)任东平州知州。唐鉴,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曾任广西平乐知府。周凤云掌东平州,以州志虽屡经修纂,体裁仍未妥善,记载中犹多舛讹,故决定重修一册完史,以旧志为蓝本,正其伪误,补其漏遗,扩展为此志。《东平州志》道光五年(1825)刻本。此志体例虽博大,内容十分宏丰,其以考据见长,对前人志书中的舛误多有匡正。④ 二十七卷,首一卷。清左宜似等修,卢崟等纂。左宜似,桐城人,廪贡出身,光绪元年(1875)任东平州知州。卢崟,江宁人。考东平州志,创修于明嘉靖十八年学正凌云,再修于万历五年(1577)知州丘如嵩,三修于康熙十二年(1673)知州张聪,四修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李继唐,五修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知州沈维基,六修于道光十五年(1835)知州周云凤,七修于此。左宜似莅任后,见上距道光周云凤志又五十余年未续修了,这期间,天时人事之变更、赋役建置之增损,皆须追踪往迹,以免文献湮没。光绪三年秋,开局修志,延卢崟为编修,翌年冬志稿竣,又经左宜似等人亲手而书始成。《东平州志》光绪七年(1881)刻本。此志内容宏丰,考证之博,远胜旧志。惟其体例与取材,多杂而不纯,所设诸表诸考,均为标新。其以博广见长,勤于搜辑,慎于考订。惜有杂而不纯,博而不精之憾。然在东平州志中,亦可称善本。

猜你喜欢

  • 文安县志

    八卷。清杨朝麟修,胡淓纂。杨朝麟,字蔚斋,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三十九年由藁城知县调知文安,四十一年升顺德府漳河同知。胡淓,字淇澜,文安人,候补内阁中书。杨朝麟任邑县知县后,因县志已三十年未修,遂集邑中士

  • 西山日记

    一卷。明丁元荐(1563-1628)撰。丁元荐,初学于许孚远,性慷慨而负气节,官尚宝司少卿。著有《西山日记》二卷。这部书收录从洪武年迄万历年间朝野事迹。内容以英断、相业、延揽、才略、深心、名将、循良、

  • 左氏博议

    二十五卷。宋吕祖谦(详见《古周易》)撰。此书又名《东莱左氏博议》或《东莱博议》。据吕氏《自序》,此书是其居东阳之武川时,与从学者议论《左传》之语及课试之文,“予思有以佐其笔端,乃取《左氏》书理乱得失之

  • 春秋规过

    六卷。隋刘炫(约546-613)撰,清邵瑛辑。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泊头)人,隋代著名学者。少聪敏,与信都人刘焯闭户读书,十年不出。炫强记默识,罕有其比。隋开皇中,奉敕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不久

  • 岳阳纪胜汇编

    四卷。明梅淳(约1586前后在世)编。梅淳,安徽当涂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本书成书前,元释天镜曾辑录岳阳楼石刻诸诗,其本久佚;嘉靖间,有取岳阳题咏与洞庭分为二集者,芜杂无次。梅淳因合洞庭君山、

  • 越绝书

    十五卷。东汉袁康撰。袁康,东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越绝书》一名《越绝纪》,不著撰人名氏,据书中《吴地传》推测,此书系由袁康、吴平辑录。主要记述吴越二国史地及伍子胥、子贡、范蠡、文种、计倪等人的活动

  • 平乐县志

    八卷,清黄大成纂修。黄大成,字集群,江南歙县(今安徽歙县)人。贡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任平乐知县。旧志修于康熙十年(1671)县令陈光龙。此志为康熙间县令黄大成踵前志而修。志成于康熙五十六年(1

  • 训纂篇

    一卷。汉扬雄(前53-后18)撰。清马国翰辑。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著有《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法言》、《太玄》、《方言》、《训纂

  • 玉双鱼

    见《飞花咏》。

  • 击壤集

    二十卷。宋邵雍(1011-1077)撰。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迁居共城(今河北辉县)。一生未仕,以操行学识为世人敬慕。三十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百源上,人称“百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