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云中郡志

云中郡志

十四卷。清胡文烨等纂修。胡文烨,字德辉,山西永济县人,出身贡生,顺治七年(1650)从昌平知州升大同知府,九年(1652)又升为平阳巡道。按《云中郡志》云中郡为大同府之古名,来源始于秦,其地处边陲,秦汉以来,屡为胡人侵略。明洪武七年(1374)改元大同路为大同府后,充实武备,严紧边防,遂安然无事。自升府以后,领有四州七县。其志旧有明正德十年张钦修本,又有万历间知府汪承爵续修。顺治初年,胡文烨久购得明守汪承爵所纂《大同府志》,首尾三册,与郡之学博子衿辈,斤斤参稽,通牒报可,遂辑其事而纂修,志成于顺治九年(1652)。全书十四卷,分为:卷一至卷二方舆志:沿革、疆域、星野、山川、风景、形胜、古迹、风俗、封建、巡幸诸类隶之;卷三建置志:城池、公署、坊表、学校、仓驿、桥梁、祀典、陵墓诸类隶之;卷四食货志:赋税、丁役、物产诸类隶之;卷五秩官志:总督、巡抚、巡按、饷司、监司、守令、幕僚、教职、协将、都司、守备诸类隶之;卷六名宦志:忠烈、功业诸类隶之;卷七武备志:兵籍、饷籍、守御、征讨、边警、抚款、关塞、边堡、烽堠诸类隶之;卷八至卷十一人物志:征辟、甲第、乡举、里选、忠义、孝友、卓行、事功、文学,贞节诸类隶之;卷十二外志:侨寓、仙释、逆变、灾祥诸类隶之;卷十三至卷十四艺文志:碑记、题咏、跋诸类隶之。该志系据汪承爵本补辑而成。全编体例尚简洁,文笔雅驯。

猜你喜欢

  • 友论

    见《交友论》。

  • 愈愈斋诗稿初集

    二卷。《文稿初集》四卷。清史念祖(1842-1910)撰。史念祖,字绳之。江苏江都人。二十岁初任官为通判。后因功授道员衔。累官至广西巡抚,罢归。后以副都统衔在东三省办事。受徐世昌弹劾罢官。卒后,赵尔巽

  • 论语袁氏注

    一卷。晋袁乔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乔字彦叔,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初拜佐著作郎。后与桓温平蜀,进号龙骧将军,封湘西伯。《晋书本传》称乔博学有文才,注《论语》及《诗》。《隋书·经籍志》载梁有晋益州刺

  • 诗学女为

    二十六卷。清汪梧凤(1726-1771)撰。汪梧凤,字在湘,号松溪,歙(今安徽歙县)人。少而好学,曾师从方如、刘大櫆,又与戴震、汪肇龙同学于江永门下。二十二岁补学官子弟,三十六岁贡入太学,三应省试而不

  • 溪山琴况

    一卷。清徐谼撰,徐谼是太仓(今地名所属不详)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共二十四则,专论琴声。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五卷。宋毛晃增注,其子居正校勘重增。诸家所称《增韵》者即此书也。毛晃,南宋江山(今浙江江山县)人。绍兴(1131-1162年)间进士。精字学,为海内所宗,学者称铁砚先生。另著《禹贡指南》,已佚,清人辑

  • 礼记纂言

    三十六卷。元吴澄(1247-1333)撰。澄字幼清,号草庐、江西崇仁人。南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入元,荐擢翰林应奉文字。泰定初年开经庭,澄为讲官,曾主修《英宗实录》,诏加为资善大夫,广招门徒,从学者数千

  • 篇韵贯珠集

    一卷。明释真空撰。真空号清泉,万历中京师慈仁寺僧。是书八门,皆编为歌诀。一曰《五音篇首歌诀》,二曰《五音借部免疑海底金》,三曰《检五音篇海捷法总目》,四曰《贴五音类聚四声篇海捷法》,五曰《订四声集韵卷

  • 周官书名考

    一卷。清末沈家本(约1840-1913)撰。家本字子惇,号寄簃,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资政院副总裁,此书原题为《周官书名考古偶纂》。书前有自记,称“偶阅郎兆玉《周官古文奇字》一篇,颇多舛错,因

  • 黄白镜

    一卷、续黄白镜 一卷。明李文烛(生卒年不详)撰。李文烛,字晦卿,自号梦觉道人,丹徒(今属江苏省丹徒县)人。撰有《黄白镜》、《续黄白镜》各一卷。古来修丹者,常以黄金白银比喻丹药之宝贵。又以其颜色比喻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