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典
近人胡韫玉、胡怀琛编。搜辑常用俗语、谚语、成语等,凡七千二百余条。仿《康熙字典》,按部首编排。每条注出处,不加解释,间或加按语,内容颇丰富。有上海广益书局1922年版本。
近人胡韫玉、胡怀琛编。搜辑常用俗语、谚语、成语等,凡七千二百余条。仿《康熙字典》,按部首编排。每条注出处,不加解释,间或加按语,内容颇丰富。有上海广益书局1922年版本。
八卷。清吴景果纂修。康熙五十二年(1713),吴景果任怀柔县知县。景果见以前志久佚,遂于吴江潘其烁纂修新志。康熙六十年(1721)刻本。全书八卷,二十三目,卷首有地图四幅。该志虽不分细目,但条例颇为齐
二十卷。《附录》一卷。明孙升(约1550前后在世)撰。孙升,字志高,余姚(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著有《孙文恪集》。本书系其子等所编。所收文十四卷、
四卷,清纪昀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河北省)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谥文达。纪昀贯通儒家典籍,旁及百家,乾隆三十八年(1773
八卷。清徐天璋注解,其子徐浚仁疏证。天璋字睿川,江苏泰州(今江苏泰州)人。书首有天璋自序,认为朱子集注不免仍有疑义,既有疑,则必确求古训,确证他经而又涵咏本文,揆厥情理,揣度时事,笔于笺,此笺疑所作也
不分卷。清廖平撰。此书共四十二篇,从《王制九州三服千里一州图》一直到《书经·周礼大小分统表》。本书卷帙浩繁,是廖平《六译馆丛书》中篇幅较长者。廖平于此书,思虑较为细致,凡是《尚书》、《周礼》两部书中的
《旧唐书·经籍志》称《方言》为《别国方言》,详见“方言”。
二卷。宋代释惠洪(生卒年不详)撰。释惠洪,参见《僧宝传》辞条介绍。《林间录》一书所记皆高僧嘉言善行,然多订赞宁《宋高僧传》诸书之讹。又往往自立议论,发明禅理,不尽叙录旧事也。(《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
三十卷。清王鸣盛撰。王鸣盛(1722-1797年)字凤喈,一字礼堂,别字西庄、晚年号西沚,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清代史学家、经学家,乾隆十九年以一甲二名进士及第,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以汉学的考
见《兵经》。
十二卷。清牛运震撰。牛运震,山东滋洋县人,号真谷。《史记评注》卷一卷二为本纪,卷三为表,卷四为书,卷五、六为世家,卷七至十二为列传。共十二卷。所评注,多摘篇中要旨,如评楚汉之争,非此战,则项羽不亡。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