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文孝经指解

古文孝经指解

一卷。辑者不详。该书以宋代司马光、范祖禹之说合为一书。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人。宝元元年进士,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反对王安石变法,哲宗时为相,尽改新法,恢复旧制。死谥文正,追封温国公。著有《切韵指掌图》《潜虚》《稽古录》《涑水纪闻》等文集。主编《资治通鉴》为我国重要的编年史著作。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一字梦得,华阳人,仁宗喜祐八年(1063)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后因朋附司马光被贬而卒。曾与光同修《资治通鉴》,著有《唐鉴》、《华阳文集》。《孝经》自唐玄宗作注,今文始立,而古文废。至司马光始取古文为《指解》。范祖禹又因光书另作,该书合为一卷。注《孝经》者,驳今文而尊古文,自该书始。但司马光尊从古文,而经文句下却备载唐玄宗今文之注,使今文古文南辕北辙。宋黄震认为:《孝经》今、古文有细微差别,但非今文与古文各为一书。其实《孝经》只有一书。其说较为公允。该书有清康熙十九年(1680)刊《通志堂经解》本。

猜你喜欢

  • 书纂

    五卷。不著撰人名氏,只卷首有翠渠病叟自序。按《明史·儒林传》所载:周瑛字梁石,莆田人,成化五年(1469)进士,官至四川右布政使,学者称“翠渠先生”。此号与卷首自序相符。又按《明史·艺文志》载周瑛《书

  • 青琐尽言

    二卷。杨东明撰。杨东明(1548-1624),明河南虞城人,字启修,一字启昧,号晋庵,别号惜阳居士。万历(1573-1620)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刑部右侍郎。直言敢谏,尝于荒年上河南饥民图,颇负时誉。

  • 读史集

    四卷。明杨以任编撰。以任字维节、江西瑞金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官至国子监博士,生卒年不详。该书将历代史书中“可快可恨及有胆有识”的内容,按“快”、“恨”、“胆”、“识”四类编为四集,附有评语

  • 诗纪历枢

    一卷。题缺名,不知何人所辑。全书共辑录十三条。“箕为天口主出气,尾为逃臣贤者叛,十二诸侯列于庭”一条,引见《太平御览》;“天霜树落叶,而鸿雁南飞”一条,引见《初学记》;“立秋促织鸣,女工急促之候也”一

  • 尔雅文字考

    一卷。清戴震撰。戴震(1723-1777)字东原,号果溪,安徽休宁隆阜(今安徽屯溪市)人。年二十问学于江永,中年又与惠栋、钱大昕、王鸣盛等交游。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次年试礼部不第。三十八年

  • 古文坪厅志

    十六卷,清董鸿勋纂修。董鸿勋,字湘冷,直隶开州(今河北)人,曾任古文坪厅同知。古文坪厅向无专志,仅《永顺县志》中,附有古厅辑略三十三页。董鸿勋任同知后,励精图治,毅然以创修厅志为己任,得士绅司绘事分采

  • 御笔怀旧诗

    四卷。清高宗书。清高宗生平见《全韵诗》。此帖刻于乾隆己亥年(1779),有怀旧诗二十三首,共分四卷。其中第一卷中有诗八首,“三先生”三首,分别是福龙翰、朱可亭、蔡闻之;“五阁臣”五首,分别是“故大学士

  • 校正四书逸笺

    六卷。清程大中撰,曾钊校。钊字勉士,广东南海人。是书系应城程大中撰,四库已著录。称其援据详明,唯疵其束带诸条,尚多漏引,梦周公一语,所引又涉泛滥。是书通行本有三,一是于光华的增订杂录本,名《四书识遗》

  • 群经释疑

    六卷,清黄维清撰。黄维清,广东梅县人,生卒及生平事迹不详。这本书是在十三经注疏及清儒经说中未妥贴者的基础上进行的,单以俞樾的言论为主。俞樾的学说散见于所著的群书之中,而以《茶香室经说》为准。诸条大多引

  • 汀州府志

    四十五卷,首一卷,清曾日暎修,李绂纂。曾日暎,字艺田,江西南昌人。乾隆十三年(1748)任汀州府知府。李绂,临川人,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日暎任知府后,以志乘自明崇祯十年修后一直未修,于是开局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