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嘉应州志

嘉应州志

①十二卷。清王之正纂修。王之正,通州人,举人,乾隆十三年(1748)任知州。程乡县志,自明嘉靖间县令陈应奎、教谕赖存业,始有成编,顺治、康熙间相继重修。乾隆十三年,王之正任知州,正值程乡县改嘉应州十六年,设州以来,规制大异,乃设馆纂辑州志。搜罗散轶,修补残缺,合采前志,增以近闻,取裁折衷。凡有有关土地人民政事者,考核务确,去取必当,无蹈袭。此志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全书共十二卷,为舆地部、建置部、田赋部、官师部、选举部、人物部、艺文部、杂记部,八纲四十一目。此志特点,州志特详,四邑之志则从略,体裁与郡乘少异。② 三十二卷首一卷。清吴宗焯、李庆英修,温仲和纂。吴宗焯,湖北钟祥人,附贡生,光绪十六年(1890)任知州。温仲和,字慕柳,嘉应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翰林院检讨,文学优长。乾隆间王之正纂修县志后,咸丰间县令文晟复修,之后红巾军起义与太平天国余部转战梅州一带活动,自经兵燹,板片无存,于是《文志》补乾隆十五年人物,采自阮元《广东通志》,所收寥寥无几,不少遗漏。光绪十七年(1891)吴宗焯为知州,倡议修志,于学使署开局。十八年(1892)分堡采访,二十一年(1895)局迁城西育婴堂,时采访已毕,聘潮州金山书院主讲温仲和总纂,梁诗五、饶芙裳分纂。三人皆不能驻局,稿本往来商榷,不无延迟,过四年付梓,又逾三年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此书告竣。《嘉应州志》光绪二十四年(1898)修,二十七年(1901)刻本。全书三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首、图说、沿革表、晷度附分野、气候、山川附险要、水利、物产、方言、礼俗、城池、廨署、桥渡附雨风亭、古迹附冢墓、食货、仓储附育婴堂、兵防、学校、祠祀、官师表、宦迹附谪宦寓贤、选举表、仕宦表、封赠表、人物、忠烈表、耆寿表、列女、节孝表、方外、艺文、灾祥、寇变、丛谈。此志博采卷籍及穷牍,附以己意。全篇体例完备纲举目张、考核精详。方言一卷,可证古音,前无所因,可称特创。艺文一卷,只载书目,州人著述,自宋以迄国朝传作不少,旧志艺文,只载诗文,此分缀其人其事之下,而别采书目,以成此编,以朝代为先后,书之显于世者,并注其刊行之本,此为今之目录学,记述嘉应州之书,也附于后,以供考证。寇变一门以事为纲,用纪事本末体,又以明代为次。以后志乘,多仿此例。该志只纪州事,不纪附县事。此梅县千余年来唯一记载较详的地方书。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伍心远庐补版,彭精一补刻本。

猜你喜欢

  • 顾氏谱系考

    一卷。清顾炎武(详见《左传杜解补正》)撰。考订顾氏世系,颇为详尽。然自唐以后,谱系失传,掇拾残文,未必源流尽合,只能备其一说。《顾亭林先生遗书》收录。

  • 事类通考

    十卷。明刘叶(生卒年不详)撰。刘叶字芝华,饶卅(今江西波阳)人。本书集古今事实分类编辑。凡七十七门。以记事为主,中间加以评论,其体例或似札记,或似语录,或似对句。以“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十字,分别

  • 十经文字通正书

    十四卷。清钱坫(1744-1806)撰。钱坫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生,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经学家、书法家,钱大昕兄之子,钱塘之弟。乾隆副贡,官陕西乾州、直隶州州判。钱坫曾游关中,为毕沅幕宾,与

  • 杂学辨

    一卷,附记疑一卷。宋朱熹(敬称朱子)撰。是书以斥当代诸儒杂于佛老之学。共有苏轼《易传》十九条,苏辙《老子解》十四条,张九成《中庸解》五十二条,吕希哲《大学解》四条,皆摘录原文,各为驳正于下。末有乾道二

  • 玄微子

    一卷。旧本题鬼谷子(生卒年不详)撰。见《鬼谷子》条。

  • 鲁诗故

    三卷。清代马国翰辑。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鲁诗故》二十五卷,《鲁诗说》二十八卷。魏晋改朝换代屡经兵火,鲁诗大概在晋室南迁江东时即已失传。清代学者根据司马迁曾师从孔安国,认为司马迁所学即是鲁诗,但

  • 读易录

    十八卷。清陈克绪撰。陈克绪字易庵。文安人。嘉庆副榜。克绪此书,主于说理。正如书序所称:“博览周邵程朱诸先儒讲义,贯澈前四圣作易系易之深思。理数河洛,阐其奥秘,卦爻彖象,究其精微,变化生成,通其妙用,位

  • 论语隐义注

    一卷。无名氏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隋书·经籍志》载:“梁有《论语隐义注》三卷,亡”。新旧唐志并作《论语义注隐》,而类书所引,有的称《论语隐义》,有的称《论语隐义论》,题名不一,当以隋志所载为准。《经

  • 字学元元

    十卷。明袁子让撰。袁氏字仔肩,号七十一峰主人,彬州(今湖南彬县)人。万历十三年(1585年)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精等韵之学,另著《香海棠集》。《字学元元》刊于万历三十一年

  • 宁波府志

    ①四十二卷。明周希哲、曾镒修,张时彻纂。周希哲,明嘉靖年间任宁波府知府。此志为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刻本。卷一至卷二为图、舆地志,为表者三,沿革、秩官、选举。卷四至卷二十一为志者三,疆域志,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