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全注

孝经全注

一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谥文贞,福建安谿(今福建安溪)人。著述颇丰,有《大学古本说》一卷、《中庸章段》一卷、《中庸余论》一卷、《论孟札记》四卷、《周易观象》十二卷、《周易通论》四卷、《尚书七篇解义》二卷、《孝经注》一卷、《周礼纂训》二十一卷、《经书源流》、《三礼代制》等。是书不取经传之说,所注亦不主一家,自抒所得,皆能融贯。凡遇经文与《左传》文相出入,则谓《左传》“大抵采摭经史,杂以传授闻见”,以此释先儒之所疑。该书版本为康熙刊本。

猜你喜欢

  • 陈秋岩诗集

    二卷。元陈宜甫(1255-1299)撰。籍贯不详。曾为世祖侍从。成宗时又为晋王僚属。《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其诗大抵源出元白,虽运意遣词少深刻奇警之致,而平正通达,语无格碍,要自不失为雅音也。”有《四

  • 道古堂文集

    四十六卷。清杭世骏(1695-1772)撰。杭世骏,字大八,一字堇浦,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学者。乾隆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曾受命校勘《十三经》、《二十四史》。著有《诸史然疑》、《三国志补

  • 水浒后传

    四十回。明陈忱(约1590-1670)撰。陈忱字遐心,号雁宕山樵,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他一生穷困潦倒,但又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身历明代亡国之痛,不甘心做大清王朝的顺民,经常与顾炎武、

  • 丹溪心法

    五卷。元朱震亨(详见《格致余论》)撰,明程充(生卒年不详)校订。程充,字用光,号复春居士,明成化间休宁(今属安徽省)人。此书实为朱震亨弟子戴原礼根据朱氏所述及其有关学术观点编辑而成。明成化中又经程充参

  • 春秋公羊穀梁传解诂

    一卷。晋刘兆撰,清马国翰辑。据《晋书·儒林传》,刘兆字延世,济南东平(今山东东平)人,汉广川惠王之后,安贫乐道,潜心著述,数十年都足不出户。他鉴于《春秋》一传而三家殊途,儒者互相攻击,如同仇敌,于是想

  • 诗韵摘要

    一卷。书者与刻者皆不知姓名。其字高不过一寸,每行十字。宋代贾似道曾缩《兰亭》为小册,名之《玉枕》,为法帖中之最小者,但其高也有数寸。而此册中字之小,从来刻帖者不曾见,字数超万,楷法工整,不知当时如何奏

  • 玉田春水轩杂剧

    清张声价(1803-1848)撰,张声玠,字奉兹,一字玉夫,又字润卿,号蘅芷庄人,湖南湘潭人。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随直隶布政使陆建瀛在保定为幕客。翌年任元氏知县。后卒于

  • 惜阴录

    十二卷。明顾应祥(1483-1565)撰。应祥字惟贤,号箬溪,长兴(今属浙江)人。弘治进士,历任饶州推官、滇南巡抚、刑部尚书等职。此书是其致仕后所作,当时他已八十二岁。书首自序云:“古今人物之贤否,政

  • 世要论

    一卷。三国魏桓范(?-249)撰,清马国翰辑。桓范,字元则,沛国人。正始年间官拜大司农,后被司马懿杀死。《隋志》法家有《政要论》十二卷,《旧唐志》作《代要论》十卷。在一些著作中引用《世要论》文字时,又

  • 刘子

    十卷。又名《新论》、《刘子新论》、《流子》、《德言》等。关于此书的作者,历代众说纷纭,迄今尚无定论。有的认为是梁东莞(属今山东沂水)刘勰撰;有的说是北齐阜城(属今河北冀州)刘昼撰。也有人主张作者是汉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