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百鸡术衍

百鸡术衍

二卷。清时曰醇(1807-1880)撰。时曰醇,字清甫,嘉定(今上海嘉定县)人。其父时铭(1768-1827)曾著有《笔算筹算图》一卷。时曰醇少时入监,专治九数;1861年春,时与丁取忠(1810-1877)商榷百鸡术,同年重九日,他序成《百鸡术衍》二卷。晚年聘入广方言馆,其时虽已年老聋瞽,仍为诸生口讲指画,剖毫析芒,其势不减当年。时曰醇还著有《今有术申》一卷,《求一术指》一卷。《百鸡术衍》是关于三色差分的著作,全书共有二十八题,以“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十四字为序,每序字各有上、下两题。上题共可分为六组:旧学商题各自成组,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各成一组;相应的下题亦分为六组。每组的上题所给物数相同,值钱数不同;每组的下题所给值钱数相同,物数不同。每题用方程术与求一术两法求解。方程术又分为“用大数求”、“用小数求”两法;求一术亦分两法:“中大较大小较相求”、“大小较中小较相求”两法。书中每题有且仅有三组正整数解。时曰醇的三色差分解法层次分明,步骤简洁:先设一物为零;化三色差分为二色差分问题,再借方程术求得一组解。又由约率加减得一组非负整数解,复由约率加减得一组正整数解使其对应的值钱数亦为正整数,最后由通率加减得其全部正整数解。显然,设一物为零的方法采自丁取忠,而所得的二色差分则借用梅文鼎的《方程论》方法求解,但较之简明。时曰醇又首创约率简便算法、通率及其算法、加较减较法等,他以这些继承与创新的方法构成三色差分的严谨解法。《百鸡术衍》可看作对三色差分问题的系统总结。对于书中的不足之处黄宗宪《求一术通解》(1874)予以解决;1896年陈贤佑《增补百鸡术衍》为时曰醇的著作提出了补充意见。当代学者李兆华对时著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其结果见《关于差分术的几个问题》(载于《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2期);《时曰醇〈百鸡术衍〉研究》(载《数学史研究文集第二辑)。《百鸡术衍》版本为《白芙堂算学丛书》本,现藏于北京、浙江、北大、清华等处图书馆。

猜你喜欢

  • 经传释词续编

    二卷。清孙经世撰。孙经世(1783-1832)字济侯,号惕斋,惠安(今福建惠安县)人。诸生,师从陈寿祺,精经学小学。尚著《尔雅音疏》、《经典释文辨证》、《韵学溯源》、《说文说》等多种。《经传释词续编》

  • 春秋楚地疆域表

    一卷。清彭焯南撰。焯南,新化(今湖南新化)人。该书考释春秋时楚地疆域,对研究春秋舆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清光绪丁酉(1897)刻本。

  • 九峰精舍自课文

    二卷。清王棻(1829-1899)撰。王棻字子庄,号耘轩,浙江省黄岩县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历主九峰精舍及清献、文达诸书院讲席,光绪二十四年(1898)赏加内阁中书衔。王棻论学不立门户,为文朴

  • 林伯子诗草

    一卷。明林兆珂(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兆珂,字孟鸣,福建莆田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历知廉州、安庆。有《毛诗多识编》,已著录。此集本名《挈明草》。其题曰林伯子,盖其序

  • 求志居经说

    二十四卷。清陈世熔撰。陈氏字大冶,号雪庐,怀宁人(今安徽安庆)。道光乙未(1835)进士,曾任甘肃古浪县知县。这本书以诗经说起,以次及之,许多说经的观点十分可取,如对《书经》中的古今文的问题提出的见解

  • 尹和靖年谱

    一卷。《四库提要》云“不著撰人名氏,据书中称谓,盖其门人所编”。按《尹和靖集》附有《年谱》一卷,宋王时敏编,疑此即其作者。尹和靖即尹焞,字彦明,谥和靖,宋代理学家。本谱所记事迹甚为简略,亦不及《涪陵记

  • 春秋非左

    二卷。明郝敬(详见《周易正解》)撰。郝敬字仲舆,号楚望,京山(今湖北京山)人,明代经学家。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累迁户科给事中,以浮燥降官宜兴县丞,移知江阴县,考下下,再降,遂挂冠归。杜门著述,

  • 洪雅县续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郭世祐纂辑。郭世祐,曾任青神县知县和洪雅县知县。郭世祐任县令后,见县志自王好音纂修后又已约七十年未修,欲重修之。然经费不足,开雕匪易。因遵旧本条例,次第增修。自嘉庆十九年(1814)起

  • 弘光实录

    见《弘光实录钞》。

  • 律易

    不分卷。清缪阗(生平事迹见《律吕通今图说》条)撰。缪氏作《律吕通今图说》后,恐律吕随纳音易位说失之臆断,于是由干支之位推天地之数,乃知律由声生,声由数定。又疑纯阳终不合声音之序,于是由八音所不收探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