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祈嗣真诠

祈嗣真诠

无卷数。明袁黄(详见《皇都水利》条)撰。袁黄平时持功过格甚谨,乡里称为“愿人”。此书共十门,即改过第一,积善第二,聚精第三,养气第四,存神第五,和室第六,知时第七,成胎第八,治病第九,祈祷第十,杂引常言俚语及医方果报之事,而成此劝世之文。卷首有其门人韩初命撰《刻祈嗣真诠引》一文,文中说:“子嗣于生人,系至重矣。曷论王公韦布,贫贱富贵之殊,今嘉禾了凡袁先生,思广其生物之心,患天下之艰于嗣者,或惑于数命而不知求,即求而或懵于生生之本也。乃编十篇。首改过,终祈祷,令得日用而信行焉,名曰《祈嗣真诠》。……先生衍贯古今,究极玄奥,即诸家杂流,靡不精诣。然而爱物之心,实其天性,故《举子业》则心术阴骘其所重,而《祈嗣》必本之改过积善,大旨可睹矣。……故先生出其行之有验者,而发明之。其于是编也,颇信理而遗数命,今世之有志者,力行之不怠,当知无嗣者,可赖之以获螽斯之庆;有嗣者,亦赖之以衍麟趾之祥。斯先生之愿哉,而生人之道毕矣。”开篇语中,袁黄亦说明了撰此书的目的,即“予气清而禀弱,若乏嗣,夙讲于星占术数之学,知命艰于育,且安之矣。后游建康之栖霞,遇异人授以祈嗣之诀,谓天不能限,数不能拘,阴阳不能阻,风水不能囿。信而行之,果生子。予虑天下之乏嗣者众,而不获闻是诀也,因衍为十篇,以风告之,俾嗣续有赖,生齿日繁,而家家获螽斯之庆,吾愿慰矣。”但此书除祈嗣生子一事之外,还涉及许多方面,用袁黄自己的话说即“岂独生子一节乎哉?命可永也,穷可达也,功名可建也,触而通之,是在智者。”书内所载医方、养气、聚精等各条,均有一定道理,可供人们参考。至于因果报应之类,则属荒诞,阅者不可轻信。另有一卷本《祈嗣真诠》,收入《了凡杂著》(明万历三十三年建阳余氏刊本)中,另有《宝颜堂秘笈》(万历本、民国石印本)本、《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等。

猜你喜欢

  • 增订武城县志续编

    十五卷,首一卷。清王延纶纂修。王延纶,字鹤芝,定州人。光绪进士。宣统二年(1910)任武城县知县。王延纶任县令后,以邑志自道光二十一年(1841)县令厉秀芳重修后,又多年未修,于是筹款设局,重新纂辑。

  • 十洲春语

    二卷。题二石生著。考二石生为姚燮自号,则作者为姚燮。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大梅山民、二石生,浙江镇海人,清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清代文学家、戏曲家。《十洲春语》为笔记文,成书

  • 桂苑丛谈

    一卷。五代冯翊子撰,年里生卒事迹均不详。《新唐书·艺文志》载:“《桂苑丛谈》冯翊子子休撰”。《宋志》同。《郡斋读书后志》载:“题云冯翊子子休撰,杂记唐朝杂事,僖昭时,当是五代人,《邯郸》云姓严。”疑冯

  • 董子文集

    一卷。汉董仲舒(前179-前104)撰。(董仲舒生平详见《春秋繁露》辞目)。据《隋书·经籍志》载董仲舒集一卷,又注曰梁二卷。《旧唐书·经籍者》、《新唐书·艺文志》俱仍载二卷。《宋史·艺文志》又作一卷。

  • 子书百家

    见《百子全书》。

  • 柏乡魏氏传家录

    二卷,附《家约》一卷。清魏裔介(详见《孝经注义》)撰。本书全是裔介教诲开导子孙晚辈的语言,内容多为讲解如何应试科举的诗文。所附《家约》一卷共写十件事,是其官拜大学士时所作,中心内容是劝戒魏氏后代做事谨

  • 读史书后

    一卷,明胡梦泰撰。胡梦泰,字友蠡,铅山(今江西铅山县)人,崇祯年间举进士,官鄞县(今浙江奉化县)知县,后知奉化县(今浙江省奉化)知县,举贤能,行善政,又补唐县(今河北省唐县),崇祯十七年(1644年)

  • 江汉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江汉汤汤,武夫洗洗。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江汉之浒,天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

  • 学算笔谈

    十二卷。清华蘅芳(详见《代数术》)撰。《学算笔谈》是华蘅芳对数学诸方面的一部介绍评论性著作,也是一部通俗浅近的教科书。前六卷于1882年完成,后又续成六卷,共得十二卷。《学算笔谈》卷一到卷五论算术,卷

  • 渔洋文略

    十四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权录》)撰。此集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王士祯所自编。共十四卷。书前有其弟子张云章序。士祯以诗名噪一时,有“一代正宗”之誉。其文亦“天姿朗悟”,“自然修洁”。张云章在序中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