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终太山人集

终太山人集

十卷。明艾穆撰。艾穆为明诗文作家,字和甫,一字熙亭。平江(今属湖北)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七年(1558)举人。授阜城教谕,入为国子助教,升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因弹劾张居正父死夺情被杖,谪戍凉州。张死,起为户部员外郎,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引疾归。其集题为“终太山人”,是谪戍时曾遍游终南太华之胜,故以自号。此集共十卷。原题“平江艾穆和甫著,沔阳陈文烛玉叔、新淦朱孟震秉器、高邑赵南星梦白、临海王士性恒叔校,不肖孙日华辑”。首有万历年间门人乔璧星序。卷一为奏疏十篇,第一篇即《论张居正》;卷二卷三为序四十篇;卷四为记四篇、客对一篇;卷五传十篇;卷六祭文二十篇、墓志墓表各三篇;卷七卷八书牍六十四篇;卷九卷十诗二百十四首,而以同时赠答之诗七十首附后。艾穆为人原本忠孝,直节慷慨,故其诗亦跌宕不群。如卷四《思谴记》一篇,记其与张居正不睦及抗疏被杖、谪戍之事非常详细。读此文便可想见明代廷杖制度的残酷。卷九《出都诗》云:“病向西风一促装,寥寥征雁塞云长。流沙万里无愁远,去国孤踪信若狂。楚客江鱼身可葬,汉臣马革骨犹香。青山到处皆吾土,岂必湘南是故乡。”表现了旷达的情怀。与艾穆一样因弹劾张居正而被逮的赵用贤曾对他说:读公文章,便知节义,今果然。朱彝尊《明诗综》评论艾穆的诗说:“西窜之后,诗律颇效空同,自公而后,南风多死音矣。”陈田《明诗纪事》评曰:“公诗摹杜,特挟奇气,盖有伟抱者自无凡响也。”今观其集,诗则崇尚七子,并向杜甫学习,因而诗作劲健峭拔。但时有摹拟的痕迹,雷同之句也较多。其文则俊爽而深沉。《明史·艺文志》载此集时,谓穆有《熙亭集》十卷,卷数相同,当为《终太山人集》的别名。此集另有一活字排印巾箱本,首题十一世孙法善刊。后附明史例传,则为清代刊本。今存有万历间刻本。

猜你喜欢

  • 香草校孟子

    一卷。清于鬯(1854-1910)撰。于鬯字醴尊,号香草,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有《说文取墨》、《香草校书》等二十三种。是书只《梁惠王》、《公孙丑》两篇。所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谓象人两字合为

  • 伤寒悬解

    十五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黄氏在学术上推崇岐伯、黄帝、秦越人和张仲景,称他们为“四圣”,主张“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对《伤寒论》颇有研究,受方有执、喻昌影响,认为王叔和

  • 饮骚

    二卷,又名《离骚笺释》十卷(《山响斋别集》)。清贺宽(生卒年不详)撰。贺宽,字瞻度,号柘庵,丹阳(今江苏丹阳)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大理寺评事,后弃官闭门读书,被称为逸民。卷首有王弘、倪会宣

  • 律吕臆说

    不分卷。清徐养原(生平事迹见《管色考》条)撰。徐氏撰有《顽石庐经说》、《荀勖笛律图注》及《律吕臆说》等。书首有律尺说,谓自成周尺既亡,律吕久已失传,声不可以文载口传,故乐之难言。又有律管说,谓黄钟半律

  • 祖台之志怪

    二卷。东晋祖台之撰。生卒年不详。祖台之字元辰,范阳(今属河北涿县)人。东晋孝武帝太元时,为尚书左丞,官至侍中、光禄大夫。南齐科学家祖冲之的曾祖父。此书的内容较广泛,所述怪异故事,常常附会一些历史人物,

  • 苑洛语录

    六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韩邦奇字汝节,号苑洛,朝邑(今陕西大荔)人。正德三年(1058)中进士。授吏部考功主事,又转为员外郎。因上疏议论时政,被谪为平阳通判。后又任浙东按察佥事,受宦官

  • 毛诗正韵

    四卷。清丁以此(1846-1921)撰。以此字竹筠,山东日照县人。年十八从许翰学,专攻音韵训诂。三十一岁始治毛诗,以古音读毛诗,教授子弟。著有《毛诗正韵》,《韵例》。是书参考王念孙、孔广森二家之说,将

  • 仪礼逸经传

    二卷。元吴澄(1247-1331)撰。吴澄字幼清,号草庐,江西崇仁人。南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入元,荐擢翰林应奉文学。泰定初开经庭,吴澄为讲官。主修《英宗实录》,诏加资善大夫。广招门徒,从学者达数千人。

  • 龙阳县志

    ①八卷,清张在田修,游凤藻等纂。张在田,乌河人,曾任龙阳县知县。游凤藻,邑人,举人。龙阳县志创修于清康熙年间。乾隆五十七年(1792)县令鲍西、邑庠生欧学优等始一续之。此志则是游凤藻以乾隆志为底本,补

  • 史通

    二十卷,唐刘知几撰。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著名历史学家。20岁举进士,授获嘉县主簿,潜心经史诸子及杂记小书。武则天临朝时,下制九品以上各言时政得失,刘知几上表陈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