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卷数。明刘绩(见《三礼图说》)撰。该书前有自序,说蔡元定之《律吕新书》错误很多,因为他以古义考求已失传的乐器,以古器推求未言于乐义,所以作此书。然而是书执论偏激,多有疏漏。如书中讲七音在汉以前只谓之
三卷。旧本题为《道院集》。宋代晁迥(生卒年不详)撰。参见《法藏碎金录》条。因此书“乃王古选录,迥书,故名集要”。此书主要内容是采拮大家高僧名人之言而录之,大旨主佛教宏论与儒家论点相通相近之言。在体例上
①九卷,首一卷。清蔡完纂修。蔡完号古亭,麻城(今湖北省)人,举人嘉靖三十三年任海宁知县。《海宁县志》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刻本。此篇是在永乐旧稿的基础上完成的,虽子目稍有些繁琐,但收辑详备,可称明
二卷。清冯水撰。水字叔莹,浙江桐乡人。好声律,兼通西洋乐学原理,故所论颇具精粹。著有《变徵定位考》、《琴均调弦》等。此书凡上下两卷,意在阐明变徵定位。论乐者多遵《管子》、《吕氏春秋》、《礼记》、《汉书
十卷。明梁梦龙编撰。梁梦龙(1527-1602年),字乾吉,号鸣泉,真定(今属河北省正定县)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由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进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著有《海运新考》等书。所撰
三十二卷。清龚鉴撰。龚鉴字明水,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卷首总论认为:说诗者不得不宗毛诗,宗毛诗不能舍小序。有人说小序是子夏所作,有人说是毛公所作,又有人说是卫宏所作,现在也
二编四十九种十四卷。清吴弥光编辑。吴弥光,南海人,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未详。该书所录之史实起自洪武年间,终至崇祯时期,而不录南明宏光、隆武及永历诸朝史事,对于明朝的重要史事,如靖难与挺击、红丸、移宫三大
一卷。清钱大昭(1744-1813)撰。大昭字晦之,一字竹庐,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钱大昕弟,事兄如师,不求闻达,潜心学问。主要著作有《说文统释》、《广雅疏义》、《迩言》、《嘉定金石文字记》、《尔雅释
见《贞观公私画史》。
一卷。元范德机(1272-1330)撰。范德机字亨父,一字范椁,清江(今湖北恩施)人。以荐举为翰林院编修官,后任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范德机人称文白先生,与虞集等齐名。其诗多为描写个人日常生活及应酬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