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

晚清刘鹗(1857-1909)撰。刘鹗字铁云,号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对通过科举博取功名没有兴趣,他崇拜西学,喜欢研究数学、医学、水利等,年轻时还做过医生和商人。曾在河南、山东巡抚处做慕宾,帮助治理黄河,获得声誉,以知府任用。后作官不得志,弃官经商,想去创办实业,但失败了。1900年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购买太仓粮食,赈济北京饥民。结果清王朝以私开太仓之罪,将他充军到新疆,第二年七月病死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刘鹗著述较多,除本书外,还有《治河七说》、《历代黄河变迁图考》、《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泥封》、《铁云诗存》等。《老残游记》二十回,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在自叙中说:“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刘鹗看到封建社会“棋局已残”,不胜悲伤,想通过他的作品为这封建统治的“残局”指出一条“补残”的道路,以挽救垂死的封建主义制度。小说写一个被人称作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他“摇个串铃”浪迹江湖,到处行医,和各地官场发生联系。他去查访酷吏的罪行,得到了庄宫保的信任,参加了平反冤狱的工作。他替城武县知县策划“制盗”的计策,同情被黄河水淹的百姓,批评清朝官吏对治河的无知。他的目的,就是要帮助象庄宫保那样的“贤臣”,整顿好吏治,撤掉害民的酷吏,帮助清朝治理好黄河,对人民实行“仁政”,来挽救清朝的没落。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揭发了所谓“不要钱”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做大官”,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客观上帮助人民认识到对整个官僚集团是不能寄以任何希望的。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较进步的一面。但作者的基本政治观却是落后的,他维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这在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老残游记》的艺术成就在晚清小说里是比较突出的。对人物和景物的描写比较细腻、生动,象大明湖的风光、黄河的冰雪、桃花山的月夜等都写得自然逼真,色彩鲜明。白妞说书一节,写得绘声绘色,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赞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它无论在语言的运用上、在对生活的观察上、在细节的描绘上,都显示出作者不愿因袭、追求创新的精神。《老残游记》最初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半月刊上连载,到第十三回中止。第二年在天津《日日新闻》重新发表,共二十回。全书在光绪三十二年出版。后有多种版本。今通行版本为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本,近人陈翔鹤校,戴鸿森注。这个本子以天津《日日新闻》本为主,参校了《绣像小说》本、亚东图书馆本、艺文书房本,改正误字,订正标点,注释比较简明扼要。对书中的典故、清代的官制,都注得明白确切,对读者很有帮助。

猜你喜欢

  • 读诗略记

    六卷。明朱朝瑛撰。朝瑛字美之,号康流。海宁(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进士,知旌德县。尝从黄道周游。道周称其沈静渊郁。所目经史,洞见一方。入清,隐居不仕。益博稽六艺,折衷诸家之说,康熙中卒。有

  • 周易通解

    六卷。清杨以迥撰。杨以迥,金匮人。余皆不详。全书分上经之上、上经之下,下经之上、下经之下,共四卷。图说亦上下二卷。作者认为《周易》中每卦每爻,都有本象,自具义理。解易者不应遗漏。还以为自古以来解易者不

  • 南宋馆阁录

    十卷。陈骙(1128-1203)撰。陈骙,宋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字叔进。绍兴二十四年(1132)进士第一。累迁至秘书监。孝宗淳熙五年(1178)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同修国史。光宗时试吏部侍郎。宁宗时

  • 周铜鼓考

    一卷。马衡撰。马衡(1881-1955),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字叔平,浙江鄞县人。1922年任北京大学考古研究室主任,1925年以后任故宫博物馆副馆长、馆长。1952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马

  • 邃古记

    八卷。明朱谋撰。谋事迹详见《周易通》。是书所记,始于盘古,迄于有虞,提纲纪事,而杂引诸书以为目,叙述简略,多荒诞之说,不足作为信史,谋一生著述颇丰,多至一百余种,但今不尽传。

  • 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此书又名《中原音韵类编》、《北腔韵类》、《中州韵》,杨朝英简称为《韵编》,一卷。是元人卓从之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根据《中原音韵》改作的,成书较《中原音韵》晚二十七年。卓氏事迹不详,只知道他是燕山

  • 天华山房秘藏玉杵臼

    三卷。卷首一行题曰:西湖赫主人吴培鼎九牧父捣。不知何许人。其书所载皆为抄自《唐类函》。似为明书贾所为。

  • 仪礼蒙求

    二卷。清唐仲冕(?-1827)撰。仲冕字六枳,号陶山,湖南善化县(今湖南省东北部)人。乾隆甲午(1774年)举人,癸丑(1793年)进士,知荆溪县,累官陕西布政使,权巡抚,所至之处有惠政,尤其喜欢修治

  • 无竞先生诗

    三卷。清吴鸿纶撰。吴鸿纶字儒钦,号无竞,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吴鸿纶世为望族,少承家学,却屡试不第,平生以文字抒怀,至老不倦。吴鸿纶为诗风格峻拔,由纤丽而日渐淡泊,自认为诗得力于“淡”字。如集中《冬

  • 唐诗所

    四十七卷。明臧懋循(?-1621)编。懋循字晋叔,号顾渚。浙江长兴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曾任南国子监博士。著有《负苞堂集》。此集共十四门。即古乐府、乐府系、三言四言古诗、风体骚体古诗、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