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耒阳县志

耒阳县志

①二十二卷,首一卷。陈翰修,郑优等纂。陈翰,南城人,曾任耒阳县知县。郑优,邑人,曾任乾州厅教谕。《来阳县志》道光六年(1826)刻本,共二十二卷首一卷。首序、例、目录。分为:卷一,星野、图考、沿革。卷二,疆域、山川。卷三,户口、田赋。卷四,水利、城池、关隘。卷五,津梁、古迹、公署。卷六,学校。卷七,祀典。卷八,风俗、兵制。卷九,铺递、武功。卷十,寺观、盐法、蠲恤。卷十一,职官。卷十二,选举。卷十三,封荫。卷十四,政绩。卷十五,人物。卷十六,列女。卷十七,隐逸、流寓、仙释、方技、邱墓。卷十八至卷二十,艺文。卷二十一,书籍、物产。卷二十二,祥异、外纪。此志星野考辨繁富,然此非一邑之所得专,殊为不当。其附以四时晴雨占验丰歉之谚语,更为欠妥。又如田赋载及清代《赋役全书》,学校于改订学额录谕旨杂以公牍详批,封荫详记明清两代制诰之类,皆十分陋劣,简续凌乱,无可称述。② 八卷,首一卷。李师濂、于学勤等修,宋世煦纂。于学勤,丹阳人,曾任耒阳县知县。宋世煦,永绥人,举人,曾任江西建昌县知县。耒阳县志,创修于明嘉靖年间。万历年间曾两次续修。迄清康熙知县张应星、雍正知县徐德泰、道光知县陈翰,先后四修。此志则续道光志而作。《耒阳县志》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此志凡例各条,言词肤浅,于断制处颇涉疏略,丛谈、艺文两类竟遗漏不置一词,更属舛谬。典礼将文庙祀典列于各小纪之后,殊大不伦。艺文殿诸丛谈,次序亦颠倒。综观全书,体例紊乱,无法阅读。

猜你喜欢

  • 书辑

    三卷。明陆深撰(生平详见《南巡日录》)。此书共有六篇。第一篇为“述通”,第二篇为“典通”,第三篇为“释通”,第四篇为“笔论”,第五篇为“体位”,第六篇为“古今训”。每篇皆有诸家之书列于篇首,再以“法帖

  • 叙天斋讲义

    四卷。清代窦文炳撰。窦文炳字质民,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全书是一部儒学讲义类小册子,卷一是“统一图说”,卷二为“学约”,卷三为“《中庸》撮总”,卷四为“礼乐绪言”。书中论述较为简略。

  • 元椠古今杂剧三十种

    不标卷。佚名编。本刊原为坊间散见,清黄丕烈编汇成册,名为《元刻古今杂剧》。后王国维改题为《元刊杂剧三十种》,重为修订。此书共收元人十八家及无名氏所作杂剧三十种。其中关汉卿四种:《关张双赴西蜀梦》、《闺

  • 解疑论

    一卷。汉戴宏撰,清马国翰辑。戴宏是东汉儒学家,《后汉书》无传。据《后汉书·吴璠传》载,璠迁胶东侯相,当时济北戴宏之父为县丞,宏年十六,随父在官舍,吴璠常听到他的读书声,于是与他相善,后来成为儒宗,官至

  • 何邵公孝经义

    一卷。汉何休注,清黄朝槐辑。何休(129-182),字邵公,任城樊县(今山东济宁东北)人,东汉今文学大师。最精《公羊传》,著述有《春秋公羊解诂》、《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今存辑本),

  • 长兴县志

    三十二卷。清赵定邦修,周学浚、丁宝书纂。赵定邦,运同衔长兴县知县。《长兴县志》同治十三年(1873)修,光绪元年(1875)刻本,全书共三十二卷,卷一上为凡例、图、旧志源流,卷一下分列目次为建署、沿革

  • 郑堂读书记

    七十一卷。清周中孚撰。周中孚(1767-1831),字信之,别号郑堂,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少即好学,遍求诸史艺文志,致力目录校勘,尤重汉唐存佚考证。嘉庆元年(1796)被选为贡生,后屡试不第。客居上

  • 汝帖

    十二卷。宋王寀(生卒年不详)辑。王案,字辅道,敷阳(今江西德安)人。此帖成于宋大观三年(1110),卷前有《目录》一卷,卷后有作者自跋。其正文共十二卷,第一卷收夏、商、周三代金石文字;第二卷为秦、汉以

  • 风宪禁约

    一卷。清魏裔介(?-1686)撰。《风宪禁约》记载了巡行约法五十四条。史书上不见有魏裔介巡按外省的记载,不知《风宪禁约》作于何时。《风宪禁约》被列入《四库全书》存目中。

  • 郭中丞行述

    一卷。清郭襄之等撰。襄之,山东潍县(今潍坊)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官任平朔府知府。此书所述为其父郭梦星(?-1854)生平。梦星字文与,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由知县升至山西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