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遵道录

遵道录

八卷。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此书所辑皆为明道(程颢)的论说。其书所以名“遵道”,他在自序中称“夫遵道何为者也?遵明道(程颢)也。”他认为宋代理学诸儒中,能得孔孟心事,体用一贯之旨的是周敦颐和程颢,故对周、程二人极为尊崇。称程颢得孔、孟、濂溪之传,所以论学讲道,上下体用一贯,“大中至正而无弊”,吾所愿则学程颢。他在此书中说,明道兄弟之学,为孔、孟的正脉。所以如此称赞程颢,是因为他的“随处体认天理”的修养方法,与程颢的“无欲主”有着密切联系。所谓“主一”,就是排除杂念,以伦理道德规范制约思想言行,这正是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中的“敬”。他撰此是表示对程颢及其学术思想的尊崇。此书本为八卷,孔昭焕所进本则作十卷,盖当时原有两种刻本。《明史·艺文志》亦作十卷,是根据孔昭焕本。收入《甘泉先生文集》。

猜你喜欢

  • 博物志补

    二卷。明游潜(约1515年前后在世)撰。游潜字用之,丰城人,生卒年不详。历官云南宾川知州,著有《梦蕉存稿》四卷等。《博物志补》补张华之书,体例略如李石所续,但不如李石书,猥杂冗滥,无有异闻,又出李石书

  • 且亭诗集

    清杨思圣(1618-1661)撰。杨思圣,字犹龙,号雪樵。直隶钜鹿(今河北巨鹿)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四川布政史。平生不慕名利,为官廉洁清正,颇得民心。常与申涵光、殷岳唱和,

  • 洞灵真经注

    见《亢仓子注》。

  • 王凤林文集

    四卷。《诗集》三卷。明王从善(生卒年均不详)撰。王从善,字承吉,号凤林,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吏部考功司主事。著有《王凤林文集》、《诗集》。是集凡文四卷、诗三卷。乃其子王

  • 古今词话

    六卷。清沈雄撰。沈雄字偶僧,吴江(今江苏苏州市南部)人。生卒年事迹均不详,著有《柳塘词》。本书所述,上起于唐,下迄康熙中叶。杂引旧文,参以近人之论,亦间附己说。分“词评”、“词辨”、“词品”门。征引颇

  • 西台奏议

    一卷;京兆奏议一卷;附曲徙录一卷。清杨素蕴撰。杨素蕴字筠湄,一字退庵,宜君(今属陕西宜君县)人。顺治进士,曾任东明知县,后授御史之职,为人亢直敢言,前后上章十几次,皆切中时弊。因疏劾吴三桂,而遭降职。

  • 晏子春秋校本

    七卷。清苏舆(详见《春秋繁露义证》)撰。此书以孙星衍《晏子春秋》校本为主,而以别本参校,并仿王先谦《荀子集解》体例,将孙星衍《晏子春秋音义》、卢文弨《晏子春秋拾补》、王念孙《读晏子春秋杂志》、俞樾《晏

  • 四书衬

    不分卷。清骆培撰。培字坦轩,浙江吴兴(今浙江吴兴)人。是书首有邓钟岳、彭启丰、姚三辰、徐以升序。又有其子骆云仪附言及培自序。自序言“书有正义,有神气。正义在有字句处,神气在无字句处,神气得而正义自见。

  • 管子义证

    八卷。清洪颐煊(1765-?)撰。洪颐煊,字旌贤、筠轩,号倦舫老人。浙江临海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洪颐煊精研经训,熟悉子史,做过大量的古籍整理工作,著有《礼经宫室答问》等许多著作。当时洪

  • 天学会通

    一卷。清薛凤祚撰。是书本穆尼阁《天步真原》而作,在于介绍推算交食之法。其法按年月日时度数,逐次检取角度加减而得食分时刻方位,堪称简捷精密。有乾隆朝刊本,八千卷楼有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