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隋山宇方钞

隋山宇方钞

一卷。清汪曰桢(生卒年不详)撰。汪曰桢字谢城,号荔墙,乌程(今属浙江)人。官会稽校官。博学多才,喜谈医术。辑有《荔墙丛刻》。此书为汪氏校订徐大椿《慎疾刍言》、王士雄《温热经纬》之余,广集验方,汇编而成。书中所载,共一百五十四方,包括临床各科用方,如青宁丸、玉液金丹、琼玉膏、桃花散等,每方简述主治,详明药物、剂量、炮制、服法。诸方或平时试效,或他处流传,随得随抄,故杂编无次。卷首题甲编,意在广收博采,以备考览,先就所得录之,以待续增。诸方多为普通之丸、散、膏、丹。汪氏此书校订精审,足以补正王氏之说者颇多。所载之方采录审慎。光绪二年(1876)樵隐氏重刊时编以目录,便于查阅。此书可供临床参考。有《荔墙丛刻》本、光绪八年(1882)绍兴安越堂重刊本。

猜你喜欢

  • 素岩文稿

    二十六卷。清王喆生(约1697年前后在世)撰。王喆生,字醇叔,一字素岩。江苏昆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初师朱用纯,后游长洲彭定求之门,好读书,重行检。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授编修,后充会试同考官,

  • 小匏庵诗话

    十卷。清吴仰贤撰。吴仰贤生卒年不详,字牧驺,别号小匏庵。浙江嘉兴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官至观察。著有《小匏庵诗集》。是集卷首有光绪八年(1882)俞樾《序》。所论

  • 鉴湖诗说

    四卷。明陈元亮撰。元亮字寅倩,山阴(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是书乃乡塾讲章。其凡例有十:一曰尊经,二曰从注,三曰存序,四曰辨俗,五曰标新,六曰考古,七曰博物,八曰章旨,九曰节解,十曰集说。其所取裁

  • 草堂诗话

    二卷。宋蔡梦弼撰。蔡梦弼,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字号生卒年不详。履迹亦不可考。曾著《杜工部草堂诗笺》,但已久佚。是诗话皆论杜甫之诗。因草堂为杜甫客蜀时所居,因以名集。书凡二百余条。皆采自宋人诗话、语录

  • 五分比丘尼戒本

    一卷。梁代释明徽(?-522)撰。明徽,《续高僧传》列传称明彻,俗姓夏,吴郡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六岁丧父,出家住上虞王园寺,学无师。永明十年(492)竟陵王请僧祐去三吴讲律,途相识“从祐受学十诵,

  • 东源读史录

    无卷数,明田维祜撰。维祜字裕夫,号东源居士,萧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东南)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官至肇庆府知府。该书在收集史事及前人史评的基础上,逐一抒发自己的意见。在书后自跋中,作者谓于正德

  • 鸿桷斋文集初刻

    一卷。清李图(生卒年未详。)撰。李图字少白,山东掖县人。嘉庆孝廉,以保荐签发直隶知县。图雅擅篇什,此仅其文集之刊成者。图肆力于古,学养充然自得。集中计有传、论、辩、议、序、碑记、寿序、墓志铭,都凡二十

  • 大学问

    无卷数。明王守仁(1472-1529)撰。王守仁字伯安,谥文成。因曾筑室于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余姚(今属浙江)人,明弘治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学识渊博,开始研习词章,继而转承朱熹学说

  • 太公家教

    一卷。不著撰人姓氏。前有自序云,余乃生逢乱代,长值危时,忘乡失土,波进流离,只欲隐山学道,不能忍冻受饥,只想扬名后代,又无晏婴之机,才轻德薄,不堪人师,徒消人食,浪费人衣,随缘信业,且逐随时之宜,就以

  • 诗经提纲

    一卷。清姜炳璋(生卒年不详)撰。炳璋字石贞,号白岩,象山(今浙江象山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石泉县知县。博通经史,著有《诗序补义》二十四卷,《读左补义》五十卷,《诗经提纲》一卷,《周礼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