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
【源】 虞有五英之乐,掌中英者,因以为氏(9,11,12,17,60)。一说,少昊氏有六英之乐,掌中英者,以官为氏(6,7,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虞舜有五英乐,有掌中英者,因以为氏。”此以官为氏。又 《姓氏考略》 注引 《元和姓纂》 则称: “少昊氏有六英之乐,掌中英者以官为氏。”
【源】 虞有五英之乐,掌中英者,因以为氏(9,11,12,17,60)。一说,少昊氏有六英之乐,掌中英者,以官为氏(6,7,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虞舜有五英乐,有掌中英者,因以为氏。”此以官为氏。又 《姓氏考略》 注引 《元和姓纂》 则称: “少昊氏有六英之乐,掌中英者以官为氏。”
读音:Jiè【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江西丰城(357)、山东新泰(359)、四川万县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大同、运城、忻州,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
读音:Gōu【源】①见《姓苑》(6,10)。系自姬姓。周灵王太子王子晋之子宗敬之后,见《姓源》(17)。或云,周卿士食采于缑(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南),子孙改姓为缑(12,21,60)。②北魏时改代北复姓
读音:Huángjiā【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贝珲、山秦、佛阿拉、宁古塔等地(23,63,180,260)。②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大凌河(23,63,260)。【变】 后改为黄氏(180)。【
读音:Wéi【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昭公之子公为之后,以字为氏,见《世本》(12,17,62)。【变】 一作〔为〕(86)。【望】 南郡(17,418)。【布】 山西汾阳(278)、云南东川(380
读音:yí以乡为氏。汉时苦县有颐乡。(见《史记·灌婴传注》)
读音:lín【源】 同鳞(60)。【布】 北京、辽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潜夫沦》云: “麟,
读音:nán guō【源】 ①周文王弟虢仲之后有南郭氏(17,60)。②出自齐大夫,居国之南郭,因氏(7,17)。③周景公之子奔鲁,亦称南郭于(一作且于)(7)。【望】
读音:Qngmósǎng【源】藏族姓。四川阿坝地区果洛四大房名之一(249)。
读音:tún【源】 春秋时楚有扬豚尹官,其后以豚为氏(60,62)。【人】 豚少公,汉时人,见《印薮》(15,21)。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 (春秋)楚有扬豚尹官,(见《左传》
读音:bèi【音】 被氏有Bèi、Pí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被(Pí)姓。又音Bì(17)。【源】 春秋时郑大夫被瞻之后(6,11,12,17,60)。【望】 牂牁(17,418)。【人】 被离,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