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建
【源】 系自姓,春秋时楚平王太子建(一作楚大夫)之后,见《姓氏英贤传》(6,12,21,60)。【人】 子建叔子,楚襄王时大夫(6,12,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芈姓,楚太子建之后。”郑樵将其归 “以名为氏”之列。《姓氏考略》据《姓氏英贤传》则称:“楚大夫子建之后。”
【源】 系自姓,春秋时楚平王太子建(一作楚大夫)之后,见《姓氏英贤传》(6,12,21,60)。【人】 子建叔子,楚襄王时大夫(6,12,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芈姓,楚太子建之后。”郑樵将其归 “以名为氏”之列。《姓氏考略》据《姓氏英贤传》则称:“楚大夫子建之后。”
读音:mò lú代北姓,后改为卢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Kākèxī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阳石木(23,63,180,260)。【变】 一和〔喀克锡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阴石木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Xiézhā藏族姓氏。本为房名,以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读音:Bāchǔhuān【综】 清正蓝旗蒙古前锋花沙布之妻为巴楚欢氏(260)。
读音:Kāng康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汉代时,康国和康居国的王子到中原定居,后代以康为姓。二是以谥号为姓氏,源于姬姓。文王幼子初受封于康,称康叔,后又称卫康叔,死后谥号“康”。
读音:Bùgéchá【综】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额麟起之妻为布格察氏(260)。
读音:Shàojiā【综】 清正蓝旗满洲笔帖式常禄之妻为邵佳氏(260)。
读音:Jí《姓氏词典》引 《魏书》并王述民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北魏有诘归之。”未详其源。
读音:tún【音】 屯作姓时有顿、豚两音,见《康熙字典》(80)及《姓氏纷解》(25),宜分两姓,参见屯(Tún)氏。【源】 相传黄帝之裔少昊氏良佐浑沌氏之后,子孙去水以屯为氏,见《风俗通》(6,12
读音:Fēi【源】 系自偃姓。棐国,春秋时郑国之棐林(故城在今河南新郑东25里),因以为氏,见《姓考》(17,6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①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