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í

【源】 ①见《姓苑》(15,21,24)。一说,当以尼山(在山东曲阜东南20里)为氏(60,62)。②金时女真人姓,见《高丽史》(71)。清满洲八旗姓尼佳氏,后改为尼氏(180)。③蒙古族姓(255)。【布】 浙江上虞(279)、余姚(389)、江苏高淳(305)、武进(314)、山东长清(317)、新泰(359)、河南临颖(339)、安徽淮南(362)、台湾高雄、台北(64,68,261)、辽宁(92)、北京、内蒙古包头等地均有此姓。【人】 尼仇刀,金时女真宁塞将军,见《高丽史》(71)。尼养德,明时山东益都人,洪武初由儒士举河南洛阳教谕(15)。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原,山东之平度、龙口,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浙江之椒江,云南之泸水,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 初见於 《姓苑》。《姓氏考略》 注其源: ① “以尼山为氏。” 尼山,或称尼丘山,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六十里。②又注: “夷人亦有尼姓。”③ 《姓氏词典》 注云: “河南上蔡有尼庄,多此姓。”此当以姓名庄,因地为氏。④清代满族姓尼佳改为单姓“”。见 《满族姓氏录》。

隋代有尼洛周; 明代有尼养德,洛阳教谕; 又有尼江,正德举人。

猜你喜欢

  • 工僂

    读音:Gōnglóu【源】 齐有工偻氏,见《左传》(7,9,17)。【人】 工偻洒,战国时齐人,闾丘婴之党(21,26)。《姓氏词典》引《姓觿》收载,未详其源。(按:疑即 “工娄” 氏。遂人四族之

  • 遇爾

    读音:Yù’ěr【综】 彝族姓。属曲涅家支(375)。

  • 读音:Lì郦姓出自轩辕氏,是黄帝的后裔。夏王禹追封先代遗民,封黄帝后人于郦邑(今河南内乡东北),其君主族人以原封地命姓。郦姓历史人物有郦食其,秦汉之际陈留高阳人,家庭贫寒,喜好读书。后游说刘邦

  • 官佳

    读音:Guānjiā清代满族姓氏。原籍无考,为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刘庆华《满族姓氏录》作“关佳”,后改为关氏。

  • 无忌

    读音:wú jì韩万后有无忌氏。(见《路史》)

  • 慕護

    读音:Mùhù【源】当为慕护跋之后,以慕护为氏(60,62,63)。亦见《通志·氏族略》(1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据《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当为莫护跋之后,以慕护为氏。”

  • 伯牙吾

    读音:Bóyáwú【综】 元时蒙古人姓。似系巴约特氏之异译。泰不华,伯牙吾氏,居台州,累官礼部尚书,后迁台州路达鲁花赤(399)。《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注云:“《元史》文宗后姓此氏。

  • 楚庫勒

    读音:Chǔkùlè【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楚库勒,以地为氏(23,63,180)。 【变】亦作〔楚库尔〕(180)。 【人】楚库勒伊礼布,清满洲正蓝旗人,由骁骑校从征,阵亡,赠云骑尉(23)。清代满

  • 祿葉勒

    读音:Lùyèlè《姓氏词典》收载,其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称: “满族姓,清乾隆时镶白旗蒙古副都统阿尔素纲,姓此氏。” (按: 疑此即 《清通志·氏族略》所收“禄叶哷”之别译,乃满八旗姓

  • 蒙古按赤歹

    读音:Měnggǔ’ànchìdǎi《姓氏词典》收载,其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云: “蒙族姓。元成宗时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左丞相阔里吉思,姓此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