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章仇

章仇

读音:zhāng chóu

【源】 系自姜姓。汉时章弇为齐公族之后,因避仇,遂加仇字为章仇氏(7,12,17)。一说,秦末项羽封章邯为雍王,汉高祖定三秦,章邯败走自杀,子孙处仇山,因号章仇氏,见《唐章仇玄素神道碑》(26,60)。【变】 隋炀帝赐河间人章仇太翼为卢氏(21,61)。【人】 章仇子池,南北朝时北齐人(11,17)。章仇兼琼,唐时颍川人,为剑南节度使,兼西川采访制置使(61)。


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亦收载并注此音。《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 “姜姓,本章氏,齐公族,汉有章弇,因避仇,遂加仇字。” 此以事为氏,系出姜姓。②《辞海》注引 《章仇玄素神道碑》云: “雍王章邯为汉所并,其子孙居仇山,因号章仇氏。”秦将章邯投降项羽后,封为雍王,后又为汉王刘邦所破,其子孙居於仇山,遂以章仇为氏,此当为章氏所改。③又,后或改为源氏。《郑通志·氏族略·总论·改氏》称: “章仇、秃发氏归后魏,太武赐源氏。” 又称: “章仇大翼,隋炀帝赐卢氏。”

或音zhāngqiú,姑兼收以备考。

北齐有章仇·子池; 隋代有章仇·大翼; 唐代有章仇·嘉勉。

猜你喜欢

  • 統奚

    读音:Tǒngxī【源】东胡宇文部有统奚氏,见《魏书》(9,17)。亦见《广韵》(27)。 【望】一作纥奚(60,62)。或即统嵇(27)。历史上鲜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东胡宇

  • 利飞

    读音:lì fēi与“荔非”同。

  • 伯蘇岱

    读音:Bósū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 “别速歹”。

  • 索隆噶

    读音:Suǒlónggǎ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本元代蒙古人部落名,后以为氏。又,为高丽奇氏所改。《续通志》注云:“元顺帝次皇后奇氏,改奇氏为索隆噶氏。”又注:“顺帝鄂

  • 读音:Jǐn【源】 见《姓苑》(15,21,24,60)。出于锦官之后(60,62)。【布】浙江上虞(279)、北京、四川成都(91)、台湾台北(64)、山西右玉,贵州丹寨等地均有此姓。【人】锦被,汉

  • 拔野古

    读音:bá yě gǔ与“拔曳固”同。历史上回纥族姓氏。《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拔也”云: “回纥姓,一作拔野古。”详见 “拔也” 条。

  • 读音:Bìn【源】 或指鬓发为氏,如手氏、足氏、腹氏之类(6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他。

  • 毋盐

    读音:wú yán齐无盐邑大夫之后。(见《姓氏考略》)毋盐氏之息十倍,用此富埒关中。(见《汉书·货殖传》)

  • 吉曲

    读音:Jíqū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jī祭仲之后。(见《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