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Wū

【源】 ①系自妘姓。古帝颛顼之裔陆终第四子求言,别封于邬(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南),后因氏(17,60)。 ②系自姬姓。晋大夫邬臧之后,食邑于邬(故城在今山西介休东北27里之邬城店)(12,60,62)。一说,春秋时晋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其地在今太原邬县(即山西介休东北),子孙以邑为氏(7,17)。 ③蒙古(318)、土家(387)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南昌、抚州、崇仁、颍川(17,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尤以江西、安徽、内蒙古、四川、浙江等省多此姓,5省区邬姓约占全国汉族邬姓人口75%。【人】 邬善,春秋时孔子弟子(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彝、拉祜、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晋大夫邬藏之后。食邑于邬。”以邑为氏。春秋晋之邬邑,在今山西介休县东北二十七里。② 《姓氏考略》据《国语》 注云: “陆终第四子求言,为妘姓,别封邬。” 此当系出妘姓,亦以封地为氏。此邬乃春秋郑地,故址在今河南偃师西南。望出南昌、抚州、崇仁。

唐代有邬彤,钱塘人; 宋代有邬大昕,又有邬克城,安乐人。

猜你喜欢

  • 迦葉

    读音:Jiāyè【源】 西域天竺人姓,见《唐书》(6,7,11,17,60)。【人】 迦叶济,唐贞元间泾源大将试太常卿(6,21,242)。迦叶志史,唐时太史(7,11,24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

  • 渴單

    读音:Kědān【综】 代北姓。北魏孝文帝时改渴单氏为单(Dàn)氏(6,7,12,27,44)。或有改为渴氏者(6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单氏。一作“可单”; 《

  • 赫齊拉

    读音:Hèqílā【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雅兰(23,63,180,260)。【变】①一作〔何齐拉〕(260)。②清满洲镶白旗中有何吉勒氏(259),正蓝旗满洲马甲达敏之妻为和奇勒氏(260),〔何吉

  • 读音:Xiě【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河南林县(343)、山东、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嫩江县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 普拉

    读音:Pǔlā珞巴族姓氏。出自阿帕塔尼部落。《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收载,未详其他。

  • 莫賀

    读音:Mòhè【综】唐时吐蕃人姓。唐吐蕃突骑施酋长莫贺达于率众内属,见《旧唐书》(242)。《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 其注称: “唐有莫贺设、莫贺达干。”未详其他。

  • 濟雅岱

    读音:Jǐyǎ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六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乞要歹”。

  • 舍魯

    读音:Shèlǔ现行彝族姓氏。或作 “佘鲁”。今四川之马边、峨边等地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峨边等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Gǒu【综】 明弘治中龙南县丞耇秉彝,汉州人,见《奇姓通》(15,20,21,24)。汉州,故治在今四川广汉。亦作〔耈〕(15,21)、〔耉〕(62,80)。《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收

  • 何奈

    读音:hé nài【源】 匈奴单于之裔,归汉为何 奈氏,见《姓谱》(7,12,21,60)。【变】 一作〔何柰〕(7,12)。【人】 何奈虎,晋时幽州牧王浚之将(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