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康
【源】 以古帝号为氏(9,63)。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注“阴氏” 引 《风俗通》 云: “阴康氏之后。周有阴不佞,阴里人。”陰(阴),或作霒、霒。
【源】 以古帝号为氏(9,63)。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注“阴氏” 引 《风俗通》 云: “阴康氏之后。周有阴不佞,阴里人。”陰(阴),或作霒、霒。
读音:hú qiū【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狐丘林之后,见《世本》(4,6,12,60)。 ②春秋时郑大夫狐丘封人(即壶丘封人)之后,见《姓氏英贤传》(6,12,17,60)。【变】 即壶氏(4,60)。
读音:Fǒugēng【源】 春秋时附庸小国,在襄城(历史上的西不羹城在今河南襄城东南,羹音郎),其后以国为氏,见《姓考》(17,63)。《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以国名为姓氏。‘春秋时
读音:Wēimíng历史上羌族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 (西) 夏武功大夫威明·仁显,武节大夫威明世安。”未详其他。
读音:Chòu【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现代罕见姓”,未详其他。
读音:Qìngshī【源】见《姓苑》(6,9,11,12)。系自姬姓。吴后有庆师氏,见《路史》(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注云: “吴后有庆师氏。”此当系出
读音:Yīngyún《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Chuō【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河南之中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liǎo【源】系自姬姓。皋陶庭坚之后封于蓼(故城在今河南固始东之蓼城岗),后为楚公子变所灭,子孙以国为氏(6,7,12,15,17)。【变】又作鄝(91)。【望】太原(17,60,418)。【人
读音:xì zhōu【源】 春秋时晋郤豹之孙步扬,生郤州(即郤犨),因氏焉(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世本》云: “晋郤豹孙步扬生郤州,因氏焉。” 郤州,
读音:Bù’ěrjīmùtè【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朱漠之妻为布尔几穆特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