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
【源】 见《康熙字典》(80)。【布】 上海有此姓(91)。【人】 雎稼,明洪武中御史,见《正字通》(80)。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湖北之利川、黑龙江省之嫩江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引《正字通》 收载,未详其源。(按: 雎,鸟名,或以鸟名为姓。)
明洪武间有雎稼,官御史。
【源】 见《康熙字典》(80)。【布】 上海有此姓(91)。【人】 雎稼,明洪武中御史,见《正字通》(80)。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湖北之利川、黑龙江省之嫩江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引《正字通》 收载,未详其源。(按: 雎,鸟名,或以鸟名为姓。)
明洪武间有雎稼,官御史。
读音:Tǔfúlú【综】 北魏时改代北姓吐伏卢氏为卢氏(17,27,60)。亦作〔叱伏卢〕(9,17)。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 “代北姓。后改为卢氏
读音:Yīsīmǎ《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 收载,“元有伊思马·耳哀。”未道其详。(按:疑此非姓,乃西域人名。或作伊斯马尔,乃因伊斯兰教而取人名,姑收录以备考。)
读音:Jué【综】 源出不详。又音去声(Juè)(91)。见《新编千家姓》(73)。大陆北方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有载; 《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
读音:Yúyǎn《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按:春秋时卫有盂黡。《左传·文公十年》有载,其后或以名氏为氏?姑收录以备考。)
读音:jiāng jūn卫灵公子郢,生文子弥牟,为将军氏。(见《世本》)将军氏,卫灵公子昭生郢,郢生文,文生才芳,为将军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
读音:jī周官有鸡人,或其后以为氏。西夏青唐族有鸡氏。(见《宋史》)鸡,姓,明正统陕西苑马寺监正鸡鸣时。(见《正字通》)
读音:xū【源】 周有戌命之彝,见《宣和博古图》(60)。 【布】浙江上虞(279)、四川成都(91)、安县(322)、上海(91)、江西广丰(328)、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64,68,26
读音:Shěnyóu【综】 或系沈、尤二姓所合成。台湾有此姓,祖籍福建永春(236)。
读音:Yáo【源】 与摇氏同(62)。《姓氏词典》 引《中国姓氏汇编》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ūn战国郑大夫浑罕之子宽,别为浑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出自匈奴浑邪王,随拓拔氏徙河南,因以为氏。(见《唐书·宰相世系表》)吐谷浑氏后改为浑氏。(见《通志·氏族略》)▲<唐>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