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系指由中风,邪中经络脏腑,经络瘀滞痹阻所致之失音者。《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故卒然无音,皆由风邪所伤。”《本草纲目》桂、牡桂、附方:“中风失音,桂着舌下,咽汁。”参见舌瘖条。
即和肝。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号凤石。生平不详,人称凤石医仙。
证名。《素问·厥论》:“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前指前阴。前闭,即小便闭塞不通。《类经》卷十五:“肝经之脉环阴器,故为前闭不通。”详癃闭条。
产科著作。1卷。清·亟斋居士撰。刊于1715年。内容有原生、临产、真诀条辨等14篇及格言、方药等。作者主张临产时沉着镇静,掌握“睡、忍痛、慢临盆”六字诀,尽可能不服药或少服药,所论多为经验之谈。本书文
病名。指误食动植物菌类中毒所致的癫症。《增广验方新编》卷下:“受毒者,……则人心昏头眩,笑骂无常,或遇饮酒时药毒辄发,忿怒凶狠不可制者,名曰癫蛊。”本病症可见于因误服含阿托品类生物硷的植物,如蔓陀罗及
病证名。见刘河间《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四。清·撰人不详《异授眼科》:“白睛肿起,多生瘀肉,有泪,或白膜侵睛,名曰气障,其病在肺。”
痿证之一。多由久病或房欲不节,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伤及筋骨所致。《证治汇补·痿躄章》:“阴虚痿者,……自觉两足极热,上冲腿膝,痠弱痿软,行步艰难,不能久立。”可伴见头昏目眩,舌质红,脉细数等症。治宜滋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水霞翳障、水瑕深翳、冰蝦翳深、冰翳外障。多由肝经热邪上攻所致。《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冰瑕翳深之证,翳色青白如冰,横贯乌睛,其证或痒或疼,发歇无时,眵粘泪出,白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