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张介宾

张介宾

【生卒】:约1563~1640

【介绍】:

明代著名医家。字景岳,又字会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先祖原是四川绵竹县人,因有军功被任为绍兴卫指挥。他幼年随父亲到京城,十几岁时,从名医金英学医;中年从军,曾到过河北、东北等地。由于多年没有得到功名,于是回乡致力于医学。日久,医名大振。他对《素问》、《灵枢》很有研究,先后用了三十年工夫编成《类经》,以类分门,详加注释,条理井然,便于寻览学习。又编有《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质疑录》。晚年结合过去临床经验,辑成《景岳全书》。他在医学理论方面,起初对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相当信服,中年以后,根据《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等道理,对朱震亨的上述理论又大加反对,提出“阳非有余”及“真阴不足”、“人体虚多实少”等理论,主张补益真阴元阳、慎用寒凉和攻伐方药,在临证上常用温补方剂,被称为温补派。他的著述和学说,对后世医学有较大影响。

猜你喜欢

  • 吕复

    【介绍】:明代医家。鄞县(浙江宁波)人。少年贫苦,后因母病学医。曾从名医郑礼之学医,得到古代禁方及色脉药论等书。又购得多种古今医书,日夜钻研,并为人治病。他曾对《素问》、《灵枢》、本草、《难经》、《脉

  • 吴半千

    【介绍】:见吴世昌条。

  • 经脉考证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 兔唇

    病名。即兔缺。详该条。

  • 面肿

    指面部作肿。与面浮属虚者相对而言。《素问·平人气象论》:“面肿曰风。”多因食后冒风,或风热相搏,上攻头面所致。治疗以祛邪为主。《医学入门》卷五:“面肿乃食后冒风所致,能食者风虚,面麻木,牙关急搐,升麻

  • 胎麻

    出明·汪机《痘治理辨》。即奶麻。详该条。

  • 打伤

    病名。指被拳、棒等打击肢体所致的损伤。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因打击部位及轻重不同而见证各异。一般体表轻伤,局部青紫肿痛;如皮破、筋脉损伤,则出血、肿痛、或形成瘀块;如有骨折,则伤处可见畸形,活动

  • 青胡桃皮

    出《救急方》。即胡桃青皮,详该条。

  • 妄语

    见《难经·十七难》。即妄言。详该条。

  • 温热赘言

    书名。1卷。原题清·寄瓢子述。初附于《三家医案合刻》之后,刊于1831年。此书内容与《温热病指南集》大致相同。内容详参温热病指南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