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的上部,位于胸部与脐之间的部分。《灵枢·经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大腹水肿。”
劳热之一。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肺热,轻手即得,略重全无,肺主皮毛也。日西尤甚。必兼喘咳洒淅,善嚏,善悲,缺盆痛,胸中及肩臂皆痛,脐右胀痛,小便数,皮肤痛及麻木。”治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泉,见该条。
综合性医书。66卷。越南·黎有卓撰。刊于1879~1885年(越南·嗣德32年~咸德元年)。本书用汉文写成。书中首录《内经》要旨,并广泛地论述了阴阳、五行、脉法、病机、治则、本草、临床各科证治,以及作
【介绍】:见何梦瑶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此症世呼鸡盲,一名雀目,……至晚不见,晓则复明。”(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详雀目条。
医案著作。2卷。清·陈匊生撰于1897年。作者强调按证论治。案中重辨证、审脉和病人的体质因素。记述颇详,夹叙夹议,医理与治案结合较好。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见《山东中药》。为蝼蛄之别名,详该条。
用苦温药物祛除寒湿病邪的方法。临床用于胸闷呕吐、恶心、腹胀、大便清稀,苔白腻等中焦寒湿证候。常用厚朴、苍术、半夏、白蔻仁等。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即半边旗,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