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小儿药证直诀条。
病证名。出《灵枢·经脉》。多由肝肾血虚,阴血不能濡养毛发所致。其证毛发枯燥不润泽。治宜滋阴养血,佐以清热。内服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穴位别名。①太溪穴别名。见《针灸聚英》。②指内踝尖穴,见《针灸集成》。③《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吕细,在足内踝骨肉下陷中,针三分。”所指疑为照海穴。
见《分类草药性》。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花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盛寅条。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以属于阴性的事物,居于阳位而名。《素问·金匮真言论》:“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见《泉州本草》。为葫芦茶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鼽与顺通。即颧骨。《素问·气府论》:“鼽骨下各一。”
见《滇南本草》。即橘叶,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