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部托名雷公的药物学著作。4卷(一作2卷)。作者不详。约成书于公元2世纪初。陶弘景认为本书在药物主治及品种方面较《神农本草经》有所补充。此外,还收载了一些新的药物,并论及药物的佐使相须。原书已佚。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当归枳壳汤,见该条。
外生殖器。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其功能和发育情况又与肾气盛衰有关。故阴器病症,常从肝肾论治。《素问·热论》:“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名真中风。详见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红药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箧中方》3卷。
指“阳明”的涵义及其阳气旺盛的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两阳”指太阳、少阳,太阳与少阳相合,阳气明盛,故称为阳明。高士宗《素问直解》:“有少阳之阳,有太阳之阳,
见《本草纲目》。为无患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湖北鄂城人。精于医术。其子林思齐、孙林璧都继承医业。
【介绍】:见范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