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灵枢·经筋》。又称痓。以项背强急,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症。《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痉有虚
【介绍】:见秦昌遇条。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立位,手扶台或椅,将同侧下肢提起,作前后摆荡,逐渐增大幅度和力量。适用于髋腿疾患。
【介绍】:南宋医生,龙溪(今福建漳州)人。编集《本草单方》十五卷,已佚。
阴气并结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切其脉并阴,并阴者,脉顺清而愈。”
见陆清洁《医药顾问大全·妇人科》。即儿枕痛。详该条。
即手之第二指。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
病名。见《幼幼集成》。系指口角生疮,多见于小儿。即口吻疮。详该条。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即子死腹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