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五脏及膏肓之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气海)。“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
见《审视瑶函》卷五。即复明散第一方作汤剂。治视物异色。见复明散条。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合阴阳方》。即阴蒂。
见《饮片新参》。为砂仁壳之简称。详该条。
【介绍】:见俞茂鲲条。
出《保婴撮要》卷十二。即疔疮。见该条。
①推拿穴位名。即左右两侧太阳穴。《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穴道图象·穴在头脑者》:“额角:左为太阳,右为太阴。”参见太阳穴、太阴穴。②人体部位名。见头角条。
出《名医别录》。为穿山甲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又名齿漏。多由火郁水亏,阳明气血阻滞所致,或继其它齿牙疾患久不愈而成。症见齿缝出脓血,经久不愈,甚则齿落。《咽喉经验秘传》:“牙漏即牙槽久不愈,缝中出白脓,极难调治
痰带青而多泡沫,多为肝经风痰;痰多白沫,无力作咳,咳则气促,多属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