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锁眉草

锁眉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髦(máo 毛)

    ①下垂至眉的长发。《灵枢·经脉》:“血不流,则髦色不泽。”②颠棘之别名。《尔雅·释草》:“髦、颠棘。”郭璞注:即天门冬。

  • 品胎

    出《褚氏遗书》。即一孕三胞胎。

  • 三叶珠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一箭球之别名,详该条。

  • 邪喘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喘》。指寒邪伏肺的气喘。多由邪伏肺中,关窍不通,肺气壅塞所致。症见上气喘逆,呼吸不利,咽喉如塞,如欲呕吐,有时可见身热,脉六部俱伏等。治宜发散为主。如麻黄散、射干麻黄汤、五虎汤等

  • 胎赤

    见《证治准绳·幼科》初生儿头面肢体皮肤发赤,多因胎中感受热毒所致。治宜清热和血用清热解毒汤。如小儿出生之初,由于皮肤娇嫩,骤与外界接触,出现鲜红色斑者,数天后可自行消退,不必药治。

  • 痘疹百问秘本

    书名。不分卷。清·吴学损刊于1676年。本书将痘疹诊治中一些经常遇到的问题综括为175问,并逐一作了解答。

  • 少食养生法

    饮食养生方法之一。节食养生,首倡于《黄帝内经》,认为食饮有节,百病莫生。少食之所以能养生,《老老恒言》认为:“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胃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易之物,多食反致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也。”

  • 外感湿泻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指湿邪外侵,脾气不运所致的泄泻。症见水泻肠鸣,腹反不痛,或呕而不渴,身重身痛。脉多濡软,或细涩,或浮缓。治宜燥湿利小便,用胃苓散、平胃散。身热身痛脉浮者,用败毒散、羌活胜湿

  • 脉象统类

    见沈氏尊生书条。

  • 扁菜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韭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