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惜分阴轩医案条。
病名。见《原机启微》。即胬肉攀睛。详该条。
病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睥生痰核。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赤带。详该条。
病名。出《素问·痹论》。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的总称。详各该条。
病名。出《治疔大全》。即水蛇头。证治见指疔条。
《不居集》上集卷十方。燕窝、海参、淡火肉、鳗鱼。水煮,或入鲜紫河车一具,同煮极烂,取汁饮用。治虚劳日久,脾胃薄弱者。若遗精,加鱼鳔;泄泻,加莲子肉、山药。
经穴名。代号SP8。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地箕。别名脾舍。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郄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踝下缘下3寸,胫骨后缘处。一说:“阴陵泉下五寸,与巨虚相对。”(《循经考穴编》)。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漏下经血夹有青色液体。参见经漏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