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平胃散

加味平胃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四: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炒)厚朴(姜炒)大腹皮(制)甘草(生)陈皮莱菔子(焙)山楂麦芽(炒)神曲(炒)

功能主治化积消滞。治小儿饮食过度,积滞内停,脘腹膨胀,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幼科直言》卷四: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制)、厚朴陈皮甘草黄芩车前子、山楂肉、泽泻白芍(炒)、木香

功能主治小儿痢疾,兼泄泻腹痛,唇红作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或兼服加味香连散。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幼科直言》卷四: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制)、厚朴(炒)、陈皮木香白芍山楂肉、槟榔泽泻

功能主治小儿伤食泻,肚痛作渴,或泻糟粕恶臭。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或兼用和中丸。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百一》卷十六引魏监务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腻粉。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头上疮。

用法用量清油调敷。

摘录《百一》卷十六引魏监务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

证治汇补》卷六: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干葛、香附木香槟榔

功能主治酒积腹痛。

摘录证治汇补》卷六

《种痘新书》卷十二: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陈皮苍术厚朴、炙草、藿香砂仁或加小茴(炒)。

功能主治痘疹虚寒呕吐。

用法用量上加煨姜,同煎服。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金鉴》卷四十六: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陈皮厚朴苍术甘草草果枳壳神曲

功能主治孕妇胞阻,伤食停滞,心胃作痛者。

用法用量若大便秘结日久,则加芒消大黄以攻之,然必倍甘草以缓其峻性,庶不伤胎。

摘录《金鉴》卷四十六

《幼科直言》卷五: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防风陈皮、制苍术厚朴木香枳壳白豆蔻、制香附甘草槟榔

功能主治小儿胃脘积冷作痛,呕吐痰水者。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济阳纲目》卷二十二: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黄连木香槟榔

功能主治毒滞上攻,痢兼呕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证治汇补》卷八: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陈皮甘草黄芩黄连槟榔茯苓木香泽泻木通

功能主治湿蒸热郁而致下痢。

摘录证治汇补》卷八

医学从众录》卷五: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2钱,陈皮1钱,甘草1钱,厚朴1钱5分,猪苓1钱5分,黄芩1钱5分,泽泻1钱5分,干姜5分,白芍3钱,陈仓米1钱5分。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水煎服。

痢下色红,去干姜,加当归3钱,黄连1钱。

摘录医学从众录》卷五

《会约》卷三: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1钱半,厚朴(姜炒)1钱,陈皮8分,甘草(炙)8分,扁豆(炒,研)2钱,白芍1钱半,半夏1钱半,大腹皮(去黑皮及粗,洗净)1钱,砂仁1钱(炒,研),生姜1钱3分,大枣3枚(去核)。

功能主治伤寒,太阴脾经病,腹满而吐,食不下,嗌干,手足自温,或自利,腹痛,不渴,脉沉而细。

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泄,加肉豆蔻8分,白术1钱半,或再加煨木香3分;如腹痛拒按者,去生姜,加葛根1钱半;如嗌干,加元参、桔梗

摘录《会约》卷三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8分,芍药1钱,白术5钱,神曲5钱,陈皮5钱,厚朴5钱,白芷3分,甘草3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乳吐食,泄泻伤寒。

用法用量人参汤调服;吐泻相兼,用木香汤下;饮食不思,山楂汤下;烦躁口渴,麦冬汤下;二便不利,木通汤下;夜间啼哭,元胡青皮汤下;诸般杂证,米汤下;肚痛不止,芍药花粉汤下。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金匮翼》卷七: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缩砂、草果山楂子、麦芽

功能主治食积泄泻,噫气作酸,泄而腹痛甚,泻后痛减,臭如抱坏鸡子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金匮翼》卷七

《金鉴》卷五十九: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防风升麻枳壳(麸炒)、葛根苍术(炒)、陈皮厚朴(姜炒)、南山楂麦芽(炒)、生甘草

功能主治消滞解毒。主小儿麻疹腹痛。食滞凝结,毒气不得宣发于外,故不时曲腰啼叫,两眉频蹙。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九

《金鉴》卷五十八: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陈皮厚朴(姜炒)、神曲(炒)、南苍术(米泔水浸,炒)、麦芽(炒)、甘草(生)、香附米(制)、南山楂

功能主治小儿因食滞郁塞,痘出之时原无腹痛,忽然一时作痛者。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八

《金鉴》卷五十四: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炒)、厚朴(姜炒)、大腹皮(制)、甘草(生)、陈皮莱菔子(焙)、山楂麦芽(炒)、神曲(炒)。

功能主治小儿饮食过度,胃中停滞,以致腹胀,大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四

《济阳纲目》卷二十三: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4钱,厚朴3钱,陈皮3钱,草果2钱,槟榔2钱,甘草1钱。

制法上锉,作2剂。

功能主治瘴疟。寒热作而指甲青黑者。

用法用量生姜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三

《外科真诠》卷上: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1钱,厚朴1钱,陈皮6分,甘草6分,茯苓2钱,姜夏1钱,香附1钱,荷叶1钱2分。

功能主治眼胞痰核。由湿痰气郁而成,结于上下眼胞,皮里肉外,其形大者如枣,小者如豆,推之移动,皮色如常,硬肿不疼。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证治汇补》卷七: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木香檀香乌药砂仁

功能主治尸厥。

摘录证治汇补》卷七

《冯氏锦囊·杂症》卷五: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留白广皮(炒)2两4钱,白扁豆(炒黄)2两4钱,苍术(炒深黄)3两2钱,厚朴(姜汁炒)1两6钱,甘草1两(炒),木通(炒)8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水泻,脾胃不和,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姜汤调下。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五

《痘疹仁端录》卷十: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陈皮苍术厚朴甘草藿香砂仁、小茴香煨姜

功能主治痘疹呕吐,面青白,手足冷,二便自利,心腹作痛,或渴喜热饮者。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

《证治宝鉴》卷十一: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神曲山楂香附木香砂仁枳壳肉桂干姜

功能主治食滞腹痛。气口脉紧盛或沉而实,有形在中脘,痛甚恶食,或泻之后痛减者,甚则手不可近,而欲吐不吐。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济阳纲目》卷三十七: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厚朴1钱,陈皮1钱,苍术1钱,甘草(炙)3分,枳实5分,砂仁5分,麦芽5分,神曲5分,山楂5分,木香5分,白豆蔻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饮食停滞,胸腹痞闷。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七

《济阳纲目》卷二十三: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术枳实山楂神曲青皮草果砂仁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食疟。寒已复热,热已复寒,寒热交并,苦饥不食,食则吐痰,胸膈胀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三

《济阳纲目》卷二十二: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术茯苓半夏神曲山楂泽泻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食积泄泻。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济阴纲目》卷十三: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厚朴(姜炒)1钱,苍术(米泔浸,炒)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人参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产后腹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三

《痘疹活幼至宝》卷末: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米泔水浸)6分,厚朴(去皮,姜汁炒)6分,山楂肉6分,陈皮(去白)4分,青皮4分,炒麦芽4分,炒香附4分,砂仁(研)4分,小川芎4分,炙甘草3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小儿伤食吐泻。

用法用量慈幼新书》有藿香,无生姜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末

寿世保元》卷五: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1钱,陈皮1钱,厚朴(姜炒)8分,半夏(姜炒)8分,川芎5分,香附1钱,炒枳实1钱,木香8分,神曲(炒)1钱,山楂1钱,干姜7分,甘草3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食积腹痛,脉弦,其痛在上,以手重按愈痛,甚欲大便,利后痛减。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万氏女科》卷三: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米泔水浸,焙)1钱,厚朴(姜炒)1钱,陈皮1钱,香附(醋炒)1钱,人参1钱,炙草5分,生姜(焙)5分,神曲(炒)1钱。

功能主治产后伤食,腹胀,呕逆食臭,脉弦滑。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朱氏集验方》卷十: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5帖。

功能主治妇人脾血不固,崩漏。

用法用量用酒煎马蓝草,去滓,空心点服平胃散。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丹溪心法》卷三:加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

处方生料平胃散(术、朴不制)加神曲半钱,麦芽(炒)半钱。

功能主治宽中下气、健脾消食。主吞酸或宿食不化,顺臭,右关脉滑。

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3片,水煎服。

各家论述医方考》:食经宿而不化,有热则令人吞酸,无热则但呃臭而已;右关主脾胃,脉滑主停食。治此者,宜宽中下气,健脾消食。辛者可宽中,故用苍术陈皮;苦者可下气,故用厚朴;甘者可健脾,故用甘草;盦造变化者能消食,故用神曲麦芽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猜你喜欢

  • 健中散

    药方名称健中散处方白术、枳实(麸炒)、人参、白芍药、干姜(炮)、桂(去粗皮)、高良姜(锉)、丹参、大腹皮、槟榔(锉)、吴茱萸(汤浸,焙干,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桔梗

  • 吹喉药

    《串雅内编》卷一:吹喉药药方名称吹喉药处方白矾3钱,巴豆5粒(去壳)。制法用铁杓将矾化开,投豆在内,俟矾干,取出巴豆,将矾收贮。功能主治急缠喉风,乳蛾,喉痹。用法用量遇喉痛者,以芦管吹之。摘录《串雅内

  • 栝楼麝香散

    药方名称栝楼麝香散处方栝楼(新黄大者)1枚。制法上以刀开下顶子,不去瓤,选不蚛,皂荚子填满,却取开下顶子盖,别用纸筋泥固济约3指厚,以炭火簇合烧令红,放一地坑内出火毒,1宿取出,加麝香末1钱,研令极细

  • 红花当归饮

    药方名称红花当归饮别名红花当归散、凌霄花散、红花归尾散、调经活血汤处方红花、当归、赤芍、牛膝、紫葳、官桂、甘草、白芷、苏木、寄奴。功能主治逐瘀血,通经。主妇人血脏虚竭,或积瘀血,经候不行;或断续不定,

  • 调经过期汤

    药方名称调经过期汤处方熟地2钱,当归1钱,白芍8分,丹参8分,吴萸8分,白术1钱,香附1钱,川芎8分。功能主治调经。主月经过期。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 参耆瓜蒌散

    药方名称参耆瓜蒌散处方瓜蒌1个,甘草2钱,当归5钱,没药1钱,乳香1钱(另研),大力子5分,人参3钱,黄耆5钱。功能主治乳痈,乳疽,瘰疬。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2剂即消。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

  • 蛤粉丸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六:蛤粉丸药方名称蛤粉丸处方黄柏(炒)1斤,知母1斤,蛤粉1斤。制法上为末,粥为丸,青黛为衣。功能主治虚热遗滑。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六《嵩崖尊生》卷九:蛤粉丸药方名称蛤粉丸

  • 悖散汤

    药方名称悖散汤别名牛乳方、荜拨煎、牛乳汤、荜拨乳牛乳香处方牛乳3升,荜拨半两(末之,绵裹)。功能主治补虚破气,除一切气。主气痢,久不愈,及诸痢困弱者。用法用量牛乳方(《养老奉亲》)、荜拨煎(《圣济总录

  • 八珍加肉果木通汤

    药方名称八珍加肉果木通汤处方八珍汤加肉果8分,木通8分。功能主治痘疮靥后,余热下逼,时或泄泻者。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槐花散

    《普济本事方》卷五:槐花散药方名称槐花散处方槐花(炒)柏叶(烂杵,焙)荆芥穗枳壳(去瓤,细切,麸炒黄)制法上药经炮制后,各称等分,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清肠止血,疏风下气。治肠风,脏毒,痔疮便血,血色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