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夏枯草,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九。即疫疔。见该条。
病证名。出《痘疹经验良方》。指痘疹初出,或一、二点,见于隐僻辏节、四肢之间。古人认为此疮一出,则其痘疮不得宣发成浆,故称禁疮。分胃禁、火禁、水禁、风禁、寒禁。详各条。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金耳环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即鼻疳疮,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蠹疽之多发、大小不一者。证治见蠹疽条。
病名。疫喉后余毒未尽,致牙龈肿痛色黑或腐溃,齿牙脱落者。治宜清火解毒。用清胃散加减。参见牙疳条。
指七种组成不同的方剂。即大方、小方、急方、缓方、奇方、偶方、复方。详各条。方剂组成的分类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水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