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外治法之一。即烙治法,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瞳子髎。见该条。
【介绍】:西汉时医生。是淳于意的弟子。
【介绍】:见陶弘景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正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即工尾势。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松节之处方名,详该条。
《疡医大全》卷二十一方。柴胡、山楂、猪苓、茯苓、泽泻、莪术(醋炒)、三棱(醋炒)各一钱,黄芩、白术、半夏(姜汁炒)、人参各八分,胡黄连、甘草各三分。加姜、枣,水煎服。治小儿一切癖块,发热口干等症。
【介绍】:明代医生。字汝化。杞县(今河南杞县)人。先业儒,考取诸生。后因母病学医,医病效果较好,名振当地,曾任太医院修职郎。
经穴名。代号SI5。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经(火)穴。位于手腕尺侧缘,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处。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和来自尺动脉的腕背侧动脉。主治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齿痛颔肿,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