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赭石

赭石

药材名称赭石

拼音Zhě Shí

英文名HAEMATITUM

别名代赭石、钉头赭石、红石头

来源本品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 。采挖后,除去杂石。

性状本品为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暗棕红色或灰黑色,条痕樱红色或红棕色,有的有金属光泽。一面多有圆形的突起,习称“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体重,质硬,砸碎后断面显层叠状。气微,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0.1g,置试管中,加盐酸2ml,振摇,静置。取上清液2 滴,加硫氰酸铵试液2 滴,溶液即显血红色;另取上清液2 滴,加亚铁氰化钾试液1~2滴,即生成蓝色沉淀;再加25%氢氧化钠溶液5~6滴,沉淀变成棕色。

炮制赭石:除去杂质,砸碎。

煅赭石:取净赭石,砸碎,照煅淬法(附录Ⅱ D)煅至红透,醋淬,碾成粗粉。每100kg赭石,用醋30kg。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心经。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9~30g,先煎。

注意孕妇慎用。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山里红

    药材名称山里红拼音Shān Lǐ Hónɡ别名野山查(《西藏常用中草药》),扎巴兴罗玛涅买(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川梨的果实。9~10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原形态川梨

  • 鳢鱼胆

    《中药大辞典》:鳢鱼胆药材名称鳢鱼胆拼音Lǐ Yú Dǎn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胆,腊月采取,阴干。性味苦甘,寒,①《日华子本草》:"甘。"②《纲目》:&

  • 华南舌蕨

    药材名称华南舌蕨拼音Huá Nán Shé Jué英文名South China Elaphoglossum别名小儿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舌蕨科植物华南舌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

  • 南赤瓟

    药材名称南赤瓟拼音Nán Chì Páo别名野冬瓜、球子莲、地黄瓜、麻皮栝楼、野瓜蒌、乌瓜、苦瓜蒌、秦岭赤瓟、野丝瓜、丝瓜南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南赤瓟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ldian

  • 地茄子

    《中药大辞典》:地茄子药材名称地茄子拼音Dì Qié Zi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桔梗科植物铜锤玉带草的果实。8~9月采。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涩,无毒。&qu

  • 地菍根

    《中药大辞典》:地菍根药材名称地菍根拼音Dì Rěn Gēn别名地茄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稔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根。8~12月采收。

  • 水朝阳

    药材名称水朝阳拼音Shuǐ Zhāo Yánɡ别名水旋复、水葵花、旋复花、金佛花(《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水朝阳的花。夏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 秘鲁香胶

    《中药大辞典》:秘鲁香胶药材名称秘鲁香胶拼音Bì Lǔ Xiānɡ Jiāo别名拔尔撒摩(《纲目拾遗》),百露拔尔撒摩(《植物学大辞典》)。出处《药用植物学》来源为豆科植物秘鲁香胶树的树脂。

  • 狸尾草

    药材名称狸尾草拼音Lí Wěi Cǎo别名龙狗尾、狐狸尾、兔尾草来源豆科狸尾草Uraria lagopodioides (L.) Desv. ex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南部各省。性味

  • 铅霜

    《中药大辞典》:铅霜药材名称铅霜拼音Qiān Shuānɡ别名铅白霜(《本草图经》)。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用铅加工制成的醋酸铅。制法将醋酸置磁皿中,投入氧化铅,搅匀,加微温溶解后,乘温过滤,放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