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青桐翠木

青桐翠木

《中药大辞典》:青桐翠木

药材名称青桐翠木

拼音Qīnɡ Tónɡ Cuì Mù

别名狗屎木

出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来源紫草科植物破布木。全年可采。

原形态乔木,高5~10米,秃净或近秃净。叶互生,卵形至矩圆状卵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先端钝短尖,基部浑圆,全缘或近全缘;叶柄长2~3厘米。伞房花序腋生或生于侧枝之顶,长5~10厘米;花白色或黄白色,长约5毫米;花冠漏斗状;管部不长于花萼,裂片外反,喉部与雄蕊有毛,雄蕊与裂片同数;花柱2裂。核果卵形,长10~15毫米;宿萼阔漏斗形。花期2~4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亦有栽培。分布我国南部。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治心胃气痛。

复方治心胃气痛:青桐翠木干根五钱至一两,煎服;或酒、水各半,加瘦肉同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青桐翠木

药材名称青桐翠木

拼音Qīnɡ Tónɡ Cuì Mù

英文名Root of Dichotomous Cordia

别名风筝子、青酮木、纸鹞高树、破布子、狗屎木

出处出自《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草科植物破布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ia dichotoma Forster f.[Verronia sinensis Lour.;Cordia myxa auct.non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5-10m。小枝灰白色,无毛或有短毛。叶互生;叶柄长2-5cm;叶片近革质,卵形、宽卵形或椭圆形,长6-12cm,宽4-8cm,先端钝,具短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微波状或具波状牙齿,衡全缘,两面疏生短柔毛或无毛。聚伞花序生球上枝顶端,二及状稀疏分枝,呈伞房状,宽5-8cm;花二型,两性或单性,异株,雄花和两性花的形状相似;两性花的花萼长5-6mm,钟状,5裂,裂片三角形,不等大;花冠白色,种状,与花萼略等长,长5-10mm,5裂,裂片比简部长,向外反折;雄蕊5,雄花花丝长约3.5mm;退化雌蕊圆球形;两性花花丝长1-2mm;子房的球形,4室,无毛,花柱基部合生,先端两次2裂,柱头匙形。核果近球形,长10-15mm,黄色或带红色,后变黑色,具多胶质的中果皮,果时花萼宿存,扩大成漏斗状,通常含种子1颗。花期2-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900m的山地疏林中及山谷溪边,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微甘;辛;平

归经心;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主心胃气痛;泄泻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绿萼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萼梅药材名称绿萼梅拼音Lǜ è Méi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绿萼梅Prunus mume Sieb. et Zucc. var. viridicalyx Maki

  • 交让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交让木药材名称交让木别名画眉珠、虎皮楠来源交让木科交让木属植物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以种子及叶入药。秋季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凉。功能

  • 白犁头草

    药材名称白犁头草来源堇菜科白犁头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解热,拔毒,散瘀。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用鲜全草适量加红糖少许,

  • 茎花来江藤

    药材名称茎花来江藤拼音Jīnɡ Huā Lái Jiānɡ Ténɡ英文名Stemflower Brandisia别名红花金银藤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茎花来江藤的全草。拉

  • 臭李皮

    药材名称臭李皮拼音Chòu Lǐ Pí别名鼠李皮。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达乌里鼠李Rhamnus davurica pall.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davurica Pall

  • 化药

    药材名称化药拼音Huà Yào别名岩边七、小贯众、铁钉耙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大羽贯众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tomium macrophyllum(Makino)Tagawa[Asp

  • 慈竹花

    《中药大辞典》:慈竹花药材名称慈竹花拼音Cí Zhú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花。功能主治治痨伤吐血。用法用量鲜慈竹花半斤,鲜黄桷树寄生半斤,炖黄牛肉或杀口肉服

  • 疳积药

    药材名称疳积药拼音Gān Jī Yào别名食疙瘩(《贵州草药》)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来源为唇形料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秋季挖根。性味涩,温。功能主治健脾利湿,镇吐理气。复方①治上吐下泻:食

  • 麻栎

    药材名称麻栎拼音Má Lì别名青刚、橡椀树来源壳斗科栎属植物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以果实及树皮、叶入药。秋季采果实,晒干;夏季采鲜叶入药。性味树皮、

  • 白檀根

    药材名称白檀根拼音Bái Tán Gēn别名砒霜子、蛤蟆涎(《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原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嫩枝和叶背通常疏生白色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