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多茎野豌豆

多茎野豌豆

药材名称多茎野豌豆

拼音Duō Jīnɡ Yě Wān Dòu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茎野豌豆全草。夏秋采割全草,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茎极粗。茎上升,很多。叶轴顶端有卷须,卷须通常不分枝;托叶半箭头状,长5~7毫米,上部的托叶线形、矩形或卵状披针形;小叶8~16,矩椭圆形或线矩形,先端钝或尖,长15~22毫米,阔1.5~2.5毫米。总状花序被竖立的毛,高出于叶,有10~20朵向一边疏生的花;花梗长达5毫米;花平展地远离,长15~18毫米;萼钟状,有平伏短茸毛,上面的萼齿较短,三角形,下面的披针形,中间的几乎和萼管等长;花冠紫色,旗瓣矩倒卵形,有极短的爪。荚果矩形,无毛,长20~30毫米,阔6毫米。种子有小脐。

生境分部生于牧区林缘及河滩灌丛中。分布于东北等地。

性味辛,平。

归经入肝、胆二经。

功能主治发汗除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疼痛,筋骨拘挛,黄疸肝炎,白带,鼻血,热疟,阴囊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筋骨疼痛:多茎野豌豆、老鹳草秦艽羌活、心叶菝葜,煎服。

②疟疾发热:多茎野豌豆、土常山柴胡草果,煎服。

③治肝炎:多茎野豌豆、龙胆、华金腰子,煎服。

④治红崩白带:多茎野豌豆、茱萸,煎服。

⑤治鼻血不止:多茎野豌豆、捞糟同炖服。

⑥治阴囊湿疹:多茎野豌豆、香蒿,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林檎

    《中药大辞典》:林檎药材名称林檎拼音Lín Qín别名来禽(《王右军帖》),文林果、朱柰、五色林檎、联珠果(《治闻记》),花红果(《滇南本草》),花红、沙果(《品汇精要》),林禽(

  • 铁藤

    药材名称铁藤拼音Tiě Ténɡ别名铁血藤、黑藤、三叶藤、血藤、巴豆藤[云南]来源豆科巴豆藤属植物铁藤Craspedolobium schochii Harms,以根、藤入药。四季可采,分别

  • 梅梗

    《中药大辞典》:梅梗药材名称梅梗拼音Méi Gě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带叶枝梗。功能主治《道听集》:"治妇人三月久惯小产,梅梗三、五条,煎浓汤饮之,复饮龙眼汤。&

  • 香根芹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根芹药材名称香根芹拼音Xiānɡ Gēn Qín来源伞形科香根芹Osmorhiza aristata (Thunb.)Makino et Yabe var. laxa

  • 桦叶荚蒾

    药材名称桦叶荚蒾拼音Huà Yè Jiá Mí别名卵叶荚蒾、红对节子、高粱花来源忍冬科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 Batal.[V. o

  • 少花柏拉木

    药材名称少花柏拉木拼音Shǎo Huā Bǎi Lā Mù英文名Dunn Blastus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少花柏拉木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p

  • 大乌泡根

    药材名称大乌泡根拼音Dà Wū Pào Gēn别名乌泡(《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蕾薇科植物川莓的根或叶。秋、冬季采根,夏季采叶。原形态落叶灌木。高2~5米。茎圆

  • 柳叶剑蕨

    药材名称柳叶剑蕨拼音Liǔ Yè Jiàn Jué别名肺痨草、石虎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剑蕨科植物柳叶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xogramme salicifol

  • 红泽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泽兰药材名称红泽兰拼音Hónɡ Zé Lán别名山泽兰、泽兰、垂序马蓝、拟马蓝来源爵床科红泽兰属植物红泽兰Championella japonica

  • 羊蹄甲

    药材名称羊蹄甲拼音Yánɡ Tí Jiǎ别名老白花[云南]、洋紫荆[广东]、猪迹羊蹄甲来源豆科羊蹄甲属植物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 L.,以根、树皮,叶及花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