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楂木

山楂木

《中药大辞典》:山楂木

药材名称山楂木

拼音Shān Zhā Mù

别名赤爪木(《唐本草》)。

出处《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山楂等的木材

性味《唐本草》:"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唐本草》:"主水痢,头风,身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楂木

药材名称山楂木

拼音Shān Zhā Mù

英文名Howthom wood

别名赤爪木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野山楂等的木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 var.major N.E.Br.2.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

采收和储藏:修剪时留较粗茎枝。

原形态1.山里红落叶乔木,高达6m。枝刺长1-2cm,或无刺。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叶片阔卵形或三角卵形稀菱状卵形,长6-12cm,宽5-8cm,有2-4对羽状裂片,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有光泽,下面沿叶脉被短柔毛,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伞房花序,直径约4-6cm;萼筒钟状,5齿裂;花冠白色,直径约1.5cm,花瓣5,倒卵形或近圆形;雄蕊约20,花药粉红色;雌蕊1,子房下位,5室,花柱5。梨果近球形,直径可达2.5cm,深红色,有黄白色小斑点,萼片脱落很迟,先端留下一圆形深洼;小核3-5,向外的一面稍具棱,向内面侧面平滑。花期5-6月。果期8-10月。

2.山楂本种与山里红极为相似,仅果形较小,直径1.5cm;叶片亦较小,且分裂较深。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山楂生于海拔100-1500m的溪边、山谷、林缘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1.山里红分布于华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2.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南等地。

性味苦;寒;无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止痒。主痢疾,头风,身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唐本草》:主水痢,头风,身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寸金草

    《中药大辞典》:寸金草药材名称寸金草拼音Cùn Jīn Cǎ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寸金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3厘米。根丛生,长约10~12

  • 白犁头草

    药材名称白犁头草来源堇菜科白犁头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解热,拔毒,散瘀。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用鲜全草适量加红糖少许,

  • 石南

    药材名称石南拼音Shí Nán英文名Chinese Photinia Leaf别名风药、栾茶出处出自1.《别录》:石南,生华阴山谷。二月、四月采叶,八月采实,阴干。2.《唐本草》:石南叶似菵草,凌冬不

  • 美丽兔尾草

    药材名称美丽兔尾草别名狐狸尾、退蛆草来源豆科美丽兔尾草Uraria picta (Jacq.) Desv.,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性味甘、平。功能主治除湿,散寒。主治感冒发热,

  • 粘山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粘山药药材名称粘山药拼音Nián Shān Yɑo别名牛尾参、粘狗苕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粘山药Dioscorea subcalva Prain et Burk.,以块茎入

  • 瓜螺

    药材名称瓜螺拼音Guā Luó英文名Whelk别名油螺、红塔螺、红螺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涡螺科动物瓜螺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ium melo (Solander)

  • 红天葵

    《中药大辞典》:红天葵药材名称红天葵拼音Hónɡ Tiān Kuí别名紫背天葵、红叶、散血子、龙虎叶(《广西药植名录》),夜渡红、红水葵(《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出处《广西药植名

  • 小草寇

    药材名称小草寇拼音Xiǎo Cǎo Kòu英文名Small Galangal别名直穗山姜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种植物小草寇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 henryi

  • 刺天茄

    药材名称刺天茄拼音Cì Tiān Qié别名苦颠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实。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

  • 铁落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落药材名称铁落拼音Tiě Luò别名生铁落、铁落花、铁屑、铁蛾、铁叶、煅铁落来源为打铁时因外层氧化而打落的细铁屑,或铁工厂锻铁时的副产品铁屑。原形态全国各地。化学成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