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断线蕨

断线蕨

药材名称断线蕨

拼音Duàn Xiàn Jué

英文名Shining Colysis

别名石韦、一双剑、斩蛇剑

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断线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hemionitidea (Wall.)Presl[Polypodium hemionitideum Wal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30-60cm。根茎长而横生,密生深褐色、卵状披状形鳞片,先端渐尖,边缘有疏齿,筛孔透明。叶远生;叶柄长1.5-2cm,圆柱形,暗棕色至红棕色,以关节着生于根茎,疏被鳞片,上部有狭翅;叶片纸质,阔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40-60cm,宽5-7cm,先端渐尖,向基部渐狭,常下延达基部,全缘;主脉两面隆起,侧脉明显而两面隆起,不达于叶缘,横脉曲折,在每对侧脉之间联结成3-4个近方形的大网眼,内藏小脉单一或分叉,先端有膨大的水囊。孢子囊群大,长圆形、近圆形至短线形,在每对侧脉之间有不整齐的1行,生于网眼的交叉点,无囊群盖,通常仅位于叶背的上半部能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300m的混交林下、溪边或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断线蕨的叶子中含有尿嘧啶(uracil)和尿嘧啶核苷(uridine)。

性味淡;涩;凉

归经膀胱、肾二经

功能主治解毒;清热利尿。主小便短赤淋痛;发痧;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味淡、涩、性凉有清热利尿、解毒的功能。用于尿道炎、小便短赤、走马风、斑痧、毒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盐麸树白皮

    药材名称盐麸树白皮拼音Yán Fū Shù Bái Pí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已去掉栓皮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

  • 仰天钟

    药材名称仰天钟拼音Yǎnɡ Tiān Zhōnɡ出处仰天钟以张大刚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山草类,云:“张天刚生南安。丛生硬茎有节,红黄色;叶似水苏叶;实如小罂,褐色;茎、叶、实具有细刾如毛;根淡红

  • 水案板

    《中药大辞典》:水案板药材名称水案板拼音Shuǐ àn Bǎn别名扫尔得木(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浮叶眼子菜的全草。8~10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具红

  • 水龙

    药材名称水龙拼音Shuǐ Lónɡ别名过塘蛇、过江龙、过沟龙、过江藤来源为柳叶菜科水龙属植物水龙Jussiaea reppen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性味淡,凉。功能主

  • 高粱乌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乌米药材名称高粱乌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科轴黑粉属植物高粱黑粉菌Sphacelotheca sorghi (Link) Clint.和长轴高粱黑粉菌S. cruenta (K

  • 麻柳叶

    《中药大辞典》:麻柳叶药材名称麻柳叶拼音Má Liǔ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叶。化学成分含水杨酸、内酯、酚性成分及大量抗坏血酸(1470毫克%)。性味苦,温,有

  • 塘虱鱼

    《中药大辞典》:塘虱鱼药材名称塘虱鱼拼音Tánɡ Shī Yú别名角鱼、暗钉鱼(《本草求原》),须子鲇(《脊椎动物分类学》),胡子鲶(《鱼类分类学》)。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胡子鲇

  • 竹实

    药材名称竹实拼音Zhú Shí别名竹米(《本草别说》)。出处《本经》来源为禾本科竹类植物的颖果。功能主治①《本经》:"益气。"②《物理小识》:"下积。

  • 牛奶树子

    《中药大辞典》:牛奶树子药材名称牛奶树子拼音Niú Nǎi Shù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种植物对叶榕的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性味《岭南采药录》:"味酸,性

  • 巴旦杏仁

    《中药大辞典》:巴旦杏仁药材名称巴旦杏仁拼音Bā Dàn Xìnɡ Rén别名八担仁(《饮膳正要》),巴达杏仁(《本草通玄》),叭哒杏仁(《要药分剂》)。出处《纲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