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灰叶根

灰叶根

《中药大辞典》:灰叶根

药材名称灰叶根

拼音Huī Yè Gēn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灰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化学成分根皮含鱼藤酮、灰叶素和鱼藤素。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消滞。治胃肠气胀,消化不良,胃炎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灰叶根

药材名称灰叶根

拼音Huī Yè Gēn

英文名root of Purple Tephrosia

别名灰毛豆根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灰叶Tephrosia purpurea(L.)Pers.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phrosia purpurea(L.)Pers.[Cracca purpure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灰叶半灌木,高30-60cm。幼枝被白色疏柔毛。茎圆柱形,近直立,多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7,小叶片椭圆披针形,长2cm,宽0.5cm,先端钝或略凹,有小锐尖,背面有白色平伏短柔毛,侧脉多而密;托叶线状,锥尖。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花序轴、花萼及旗瓣外面均有白色柔毛;花冠淡紫色,长约7mm。荚果扁条状,先端外弯略似镰刀状,长3-5cm,宽约4mm,疏生短柔毛。种子4-10颗,肾形,黑褐色。花期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旷野间、河边、村旁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化学成分根含左旋异合生果素[(-)-isoloncho-caspin],水黄皮二酮(pongamol),披针灰叶素(lanceolatin)A、B,半秃灰叶呋黄素(tephroglabrin),灰叶二醇(tepurindiol),邻甲基水黄皮二酮(o-methylpongamol),灰叶苯并吡喃酮(pur-purenone),右旋羟基茜草素(purpurin),去氢异鱼藤烯查尔酮(dehydroisoderricin),山槐素(maackiain),伪半秃灰叶双呋并黄素(pseudosemiglabrin),左旋半秃灰叶双呋并黄素(semiglabrin),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醉(β-sitosterol),鱼藤酮(rotenone),鱼藤醇酮(rotenolne),甲基水黄皮二酮(methylpongamol),〔(2S)-7-甲氧基-8-(3-甲氧基)-3-甲丁基-l-烯基]黄烷酮[(2S)-7-methoxy-8-(3-methoxy-3-methylbut-1-enyl)flavanone]。

炮制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味微苦;性凉;有毒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滞;行气止痛;收湿止痒。主胃肠气胀;消化不良;胃炎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9g,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青藤香

    《中药大辞典》:小青藤香药材名称小青藤香拼音Xiǎo Qīnɡ Ténɡ Xiānɡ别名青藤、滚天龙、青藤细辛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防已科植物轮环藤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缠绕藤本。根粗壮

  • 大乌金草

    药材名称大乌金草拼音Dà Wū Jīn Cǎo别名大乌金草、毛乌金、乌花草、土细辛、水细辛、大细辛、白三百棒。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长毛细辛的全草或根、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分布于江苏、安徽

  • 杜鹃花根

    《中药大辞典》:杜鹃花根药材名称杜鹃花根拼音Dù Juān Huā Gēn别名翻山虎、搜山虎(汪连仕《采药书》)。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

  • 落葵子

    药材名称落葵子拼音Luò Kuí Zǐ别名落葵实来源药材基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sella alba L.[B.rubra L.]采收和储藏:7-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晒

  • 山大颜

    药材名称山大颜拼音Shān Dà Yán别名九节木、大罗伞、火筒树、盆筒、山大刀、暗山公、刀枪木来源为茜草科九节属植物九节Psychotria rubra (Lour.)Poir.,以根、叶入药。全年

  • 狭叶海金沙

    药材名称狭叶海金沙拼音Xiá Yè Hǎi Jīn Shā英文名Small-spiked Climbing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金沙科植物狭叶海金沙的全草或孢子。拉丁植

  • 茄蒂

    《中药大辞典》:茄蒂药材名称茄蒂拼音Qié Dì出处《履巉岩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茄的宿萼。功能主治治肠风下血,痈疽肿毒,口疮,牙痛。①《本草衍义补遗》:"治口疮。&quo

  • 龙珠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珠果药材名称龙珠果拼音Lónɡ Zhū Guǒ别名龙须果、大种毛葫芦来源西番莲科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酸,

  • 长柄蕗蕨

    药材名称长柄蕗蕨拼音Chánɡ Bǐnɡ Lù Jué英文名Long-stipe Mecodium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长柄蕗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diu

  • 九子不离母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子不离母药材名称九子不离母别名黄姜、叉蕊薯蓣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叉蕊薯蓣Dioscorea collettii Hook. f.,以根状茎入药。秋冬采集,切片晒干。性味苦、微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