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腐巴

腐巴

《中药大辞典》:腐巴

药材名称腐巴

拼音Fǔ Bā

别名锅炙(《药性考》),豆腐锅巴(《慈航活人书》)。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煮豆浆时锅底所结之焦巴

功能主治治翻胃,痢疾,血虚淋浊,肠风下血,血风疮。

①《药性考》:"开胃,消滞,逐积。"

②《纲目拾遗》:"治淋浊,补血。"

用法用量内服:入散剂。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翻胃:豆腐锅巴,黄色者佳,炒研末,每服三钱,沙糖汤调服,白汤下。(《神方珍记》)

②治痢疾:陈冬米(炒)、豆腐锅巴,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空心白汤调服二、三钱,服后宜饿半日。(《神方珍记》)

③治淋浊,补血:豆腐锅巴一两,川连一钱,同捣丸如桐子大,每服五钱。亦带蜜糖滚水吞下,白带砂糖汤下,热淋尿血白汤下,肠风下血陈酒下。(《慈航活人书》五效丸)

④治血风疮:先将豆腐泔浸洗去靥,以布拭干,用川连、腐巴粉末,真麻油调搽,干则再涂。(《慈航活人书》)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腐巴

药材名称腐巴

拼音Fǔ Bā

英文名bean curd crust

别名锅炙、豆腐锅巴。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煮豆浆时锅底所结之焦巴。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cine max(L.) Merr. [Phaseolus max L.]

原形态大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80cm。茎粗壮,密生褐色长硬毛。叶柄长,密生黄色长硬毛;托叶小,披针形;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7-13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均有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叶轴及小叶柄密生黄色长硬毛。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有毛;花萼钏状,萼齿5,披针形,下面1齿最长,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较萼长;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龙骨瓣镰形;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被毛。荚果带状长圆形,略弯,下垂,黄绿色,密生黄色长硬毛。种子2-5颗,黄绿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长约1cm。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全国广泛栽培。

性味苦;甘;平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健胃消带;清热通淋。主反胃;痢疾;肠风下血;带下;淋浊;血风疮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翻胃:豆腐锅巴,黄色者佳,炒研末,每服三钱,沙糖汤调服,白汤下。(《神方珍记》)②治痢疾:陈冬米(炒)、豆腐锅巴,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空心白汤调服二、三钱,服后宜饿半日。(《神方珍记》)③治淋浊,补血:豆腐锅巴一两,川连一钱,同捣丸如桐子大,每服五钱。赤带蜜糖滚水吞下,白带砂糖汤下,热淋尿血自汤下,肠风下血陈酒下。(《慈航活人书》五效丸)④治血风疮:先将豆腐泔浸洗去靥,以布拭干,用川连、腐巴粉末,真麻油调搽,干则再涂。(《慈航活人书》)

各家论述1.《药性考》:开胃,消滞,逐积。

2.《纲目拾遗》:治淋浊,补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禹余粮

    《中国药典》:禹余粮药材名称禹余粮拼音Yǔ Yú Liánɡ英文名LIMONITUM来源本品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FeO(OH)]。采挖后,除去杂石。性状本品为块

  • 南板蓝叶

    药材名称南板蓝叶拼音Nán Bǎn Lán Yè别名蓝靛叶、靛叶、大青叶出处南板蓝叶历代本草未见收载。但陶弘景在《别录》中记载:"(蓝实)其茎叶可以染青,生河内。"又说"此即今染(纟禁)碧所用者,以尖

  • 掌叶榕

    药材名称掌叶榕拼音Zhǎnɡ Yè Rónɡ别名粗叶榕、佛掌榕、大叶牛奶子来源桑科榕属植物掌叶榕Ficus simplicissima Lour. var. hirta (Vahl

  • 白檀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檀药材名称白檀拼音Bái Tán别名野荞面根、大撵药、地胡椒、乌子树来源山矾科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 (Thunb.) Miq.,以全株

  • 杉叶

    《中药大辞典》:杉叶药材名称杉叶拼音Shā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嫩叶或叶片。化学成分参见"杉木"条。功能主治治慢性气管炎,牙痛,天疱疮,烧伤。用法用量内服

  • 多裂独活

    药材名称多裂独活拼音Duō Liè Dú Huó英文名root of Cowparsnip出处始载于《四川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多裂独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di

  • 棉籽

    药材名称棉籽拼音Mián Zǐ来源锦葵科棉属植物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树棉(中国棉)G. arboreum L.及陆地棉(高地棉)G. hirsutum L.的种

  • 米露

    《中药大辞典》:米露药材名称米露拼音Mǐ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新米或稻谷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广和堂帖》:"和中纳食,清肺开胃。"②《纲目拾遗》:"大补脾

  • 白背三七茎叶

    药材名称白背三七茎叶拼音Bái Bèi Sān Qī Jīnɡ Yè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茎叶。夏、秋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背三七&quo

  • 高山黄华根

    《中药大辞典》:高山黄华根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根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 Gēn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的根。8~9月采挖。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