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芒种花

芒种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芒种花

药材名称芒种花

拼音Mánɡ Zhònɡ Huā

别名剪耳花、山黄花、过路黄、栽秧花

来源金丝桃金丝桃属植物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 Thunb.,以全草、嫩枝叶果实入药。夏季采嫩枝叶,秋季采果实,全株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止痒。全草: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痢疾,肾炎。果:血崩,鼻衄。叶:外用治皮肤瘙痒,黄水疮。根:驱蛔虫。

用法用量鲜全草3~5钱;叶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干粉撒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芒种花

药材名称芒种花

拼音Mánɡ Zhònɡ Huā

别名金丝桃(《滇南本草》),洱海连翘(《滇黔记游》),猪牳柳(《质问本草》),云南连翘(《植物名实图考》),蜂子王、细连翘(《湖南药物志》),大过路黄(《贵州民间方药集》),小黄花、黄花香、黄香果、土连乔、山栀子、栽秧花(《云南中草药》)。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藤黄科植物金丝梅全株。全年可采。

原形态小灌木,高可达1米以上。小枝圆柱形,褐色,节处略膨大。叶对生,近于无柄,叶片卵圆形或矩圆形,长1.9~4厘米,宽1~2.2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全缘,纸质,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有油腺点。花3~7朵,单生或成聚伞花序,着生枝梢;花黄色,直径3.5~5厘米,萼5片,倒卵形,先端微钝;花瓣5片,与萼互生,阔倒卵形;雄蕊多数,长约花瓣之半,花丝黄色,基部合成5束;雌蕊1,子房上位,圆锥形,光滑,花柱5,柱头头状,向外反卷。蒴果,卵形,长8~15毫米,5裂。种子褐色,圆柱形,细小。花期初夏。

生境分部分布我国西南部、中部和台湾。

性味苦辛,寒。

①《滇南本草》:"味苦,性寒。"

②《朝南药物志》:"味甘苦辛。"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行瘀。治肝炎,感冒,痢疾,淋病,疝气,筋骨疼痛,喉蛾,牙痛,鼻衄,黄水疮,跌打损伤。

①《滇南本草》:"行肝气,利小便。治诸淋,利膀胱,止茎中痛,走经络,止筋骨疼痛。偏坠气疼,膀胱疝气。"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根,破血去瘀。治便血,劳伤;舒筋活血,治牙痛,催乳;利尿,治五淋。"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舒筋活络,舒肝,止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肝炎,感冒:芒种花四至五钱,水煎服。

②治痧症,倒经,口腔炎,痢疾:芒种花三钱至一两。水煎服。

③治小儿疳积:芒种花果实适量,水煎服。(①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④治膀胱疝气,左右偏坠,肾子肿大:金丝桃不拘多少,水、酒煨服。(《滇南本草》)

⑤治喉蛾:金丝槐五钱至一两,樟木二钱,沙参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咳嗽:金丝梅三钱,生姜一片。捣烂,兑开水冲服。(《湖南药物志》)

⑦治鼻衄:芒种花鲜叶捣烂塞鼻。

⑧治黄水疮:芒种花茎叶研末,撒布患处。

⑨治刀枪伤,骨折,狗咬伤:芒种花煎水洗并捣烂敷患处。(⑦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芒种花

药材名称芒种花

拼音Mánɡ Zhònɡ Huā

英文名Herb of Goldencup St. John's wort

别名金丝桃、洱海连翘、云南连翘、栽秧花、土连翘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云南连翘,赭茎如树,叶短如柳叶而柔厚,花与湘中无异。按宋《图经》,大翘青叶,狭长如榆叶水苏辈。湖南生者同水苏,云南生者如榆。《滇黔纪游》所谓洱海连翘,遍于篱落,黄色可观是也。滇、湖皆取茎、根用之,盖此药以蜀中如椿实者为胜,他处力薄,故不能仅用其实耳。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芒种花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ricum uralum Buch.Ham.ex D.Don [H.patulum Thunb.ex Murray var.uralum Buch.Ham.ex.D.Do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金丝梅灌木,高可达1m。全株秃净,多分枝。小枝圆柱形,红色或暗褐色。单叶对生;几无柄;叶片纸质,长卵圆形或长圆形,长2-5cm,宽1-3cm,先端钝圆或尖,基部渐狭或圆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粉绿色,散布稀疏油点,两面均光滑无毛,中脉在上面略凹下,下面凸起,侧脉不明显。花单生或成聚伞花序,生于枝顶;花直径3.5-5cm;萼片5,卵形,长7-9mm,先端微钝;花瓣5,金黄色,近圆形,长2.2cm,宽1.7cm;雄蕊多数,长为花瓣之半,花丝黄色,合生成5束;子房上位,花柱5,与雄蕊等长或较短,柱头头状。蒴果卵形,长8-15mm,暗褐色,有宿存萼。种子多数,细小,圆柱形。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或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辛;寒

归经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解毒。主肝炎;痢疾;淋病;咽喉肿痛;口腔炎;疮痈;跌打损伤;鼻咽癌;喉癌;扁桃体癌;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行肝气,利小便。治诸淋,利膀胱,止茎中痛,走经络,止筋骨疼痛,偏坠气疼,膀胱疝气。

2.《贵州民间方药集》:根,破血去瘀。治便血,劳伤;舒筋活血,治牙痛,催乳;利尿,治五淋。

3.《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舒筋活络,舒肝,止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大黄叶

    《中药大辞典》:土大黄叶药材名称土大黄叶拼音Tǔ Dài Huánɡ Yè别名金不换叶(《纲目拾遗》)。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蓼科植物土大黄的叶。原形态详"土

  • 多头苦荬

    《全国中草药汇编》:多头苦荬药材名称多头苦荬别名山鸭舌草、黄花山鸭舌草来源菊科多头苦荬Ixeris polycephala Cass.[Lactuca polycephala (Cass.) Bent

  • 凫肉

    《中药大辞典》:凫肉药材名称凫肉拼音Fú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原形态绿头鸭,又名:凫(《诗经》),鸫8、沈凫(《尔雅》),松凫(《南越志》),野鸭、野鹜、晨

  • 笔筒草

    《中药大辞典》:笔筒草药材名称笔筒草拼音Bí Tǒnɡ Cǎo别名通气草(《草木便方》),眉毛草、土木贼(《分类草药性》),节节菜、接骨草(《福建民间草药》),锁眉草(《四川中药志》),节骨

  • 蒙古马兰

    药材名称蒙古马兰拼音Měnɡ Gǔ Mǎ Lán英文名Mongolian Kalimeris,all-grass of Mongolian Kalimeris别名北方马兰、羽叶马兰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

  • 白胶香

    药材名称白胶香拼音Bái Jiāo Xiānɡ别名枫香脂(《唐本草》),枫脂(《通典》),白胶(《儒门事亲》),芸香(《本草原始》),胶香(《国药的药理学》)。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金缕梅科植

  • 金箔

    《中药大辞典》:金箔药材名称金箔拼音Jīn Bó别名金薄(《药性论》)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用黄金锤成的纸状薄片。原形态自然金,又名:生金(陶弘景)。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但很少见,常见的

  • 犀角

    《全国中草药汇编》:犀角药材名称犀角拼音Xī Jiǎo别名犀牛角来源犀科动物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 L.、爪哇犀R. sondaicus Desmarest、苏门犀R. sum

  • 虎杖

    《中国药典》:虎杖药材名称虎杖拼音Hǔ Zhànɡ英文名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来源本品为蓼科

  • 景天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景天三七药材名称景天三七拼音Jǐnɡ Tiān Sān Qī别名土三七、墙头三七、见血散、血山草、破血丹、六月淋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景天三七Sedum aizoon L.或横根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