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进退黄连汤

进退黄连汤

药方名称进退黄连汤

处方黄连(姜汁炒)1钱5分,干姜(炮)1钱5分,人参(人乳拌蒸)1钱5分,桂枝1钱,半夏(姜制)1钱5分,大枣2枚。

功能主治握运中枢透达。主关格。

用法用量进法用本方7味,俱不制,水2茶盏,煎1半,温服;退法不用桂枝黄连减半,或加肉桂5分,如上逐味制熟,煎服法同,但空朝服崔氏八味丸3钱,半饥服煎剂耳。

各家论述1.《古方选注》:黄连汤,仲景治胃有邪,胸有热,腹有寒。喻嘉言旁通其旨,加进退之法,以治关格,独超千古,藉其冲和王道之方,从中调治,使胃气自为敷布以渐通于上下。如格则吐逆,则进桂枝和卫通阳,俾阴气由中渐透于上,药以生用而升;如关则不得小便,则退桂枝、减黄连,俾阳气由中渐透于下,药以熟用而降;如关而且格者,阴阳由中而渐透于上下,卫气先通则加意通卫,营气先通则加意通营,不以才通而变法,斯得治关格之旨矣。

2.《成方便读》:喻氏治关格证,上则呕吐不纳,下则二便不通,用此方或进或退,犹握枢而运,使之透达于上下。盖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如《伤寒论》之胸中有热、胃中有寒之意。故其治格之盛着,当进而从阳,本方俱不用制,水煎温服。如关之盛者,即退而从阴,方中黄连减半,或加肉桂五分,其意以人参大枣,坐镇中枢,半夏能和胃而通阴阳,于是饮入胃中,听胃气之敷布,或协黄连以除其上热,或偕姜、桂以温其下寒。然此法止可治有邪之关格,若由噎膈反胃,阴枯液涸而成关格者,又非此方可治也。

摘录《法律》卷五

猜你喜欢

  • 八宝治红丹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八宝治红丹药方名称八宝治红丹处方荷叶5千克石斛1.5千克 大小蓟1千克 香墨1千克甘草1千克白芍1千克 丹皮2千克,藕节2千克 侧柏炭2千克.黄芩2千克百合2千克栀子(炒焦)2

  • 玳瑁汤

    药方名称玳瑁汤处方生玳瑁生犀各以冷水浓磨汁200毫升功能主治主时行豌豆疮,及赤疮疹子。用法用量同搅令匀,每服50毫升,微温,一日四五服为佳。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 降痰除积汤

    药方名称降痰除积汤处方茯神1钱半,半夏1钱半,胆星1钱半,陈皮1钱半,槟榔1钱半,枣仁1钱半,厚朴1钱半,阿魏1钱半,菖蒲1钱,元参1钱,知母2钱,甘草8分,真牛黄3分(擂碎兑服)。功能主治酒伤肾,发

  • 拨毒散

    药方名称拨毒散处方石膏三两,甘草、黄蘖,各一两;寒水石七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丹毒,肉色变异,或着四肢,或在胸背,游走不定,热疼痛,拨痛消肿,散热定疼。用法用量每用水调,时复以鸡翎刷扫,以芭

  • 淋渫羊桃汤

    药方名称淋渫羊桃汤处方羊桃3升,蒴藋3升,桑叶1斤。制法上锉碎。功能主治脚气痛肿,行履不得。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4升,去滓,用淋渫脚,不拘时候。以肿消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 莴苣子粥

    药方名称莴苣子粥处方莴苣子10~15克 生甘草3~5糯米或粳米100克制法先将莴苣子捣碎,与甘草同煎取汁,去渣,入米煮成稀粥。功能主治补脾胃,通乳汁。适用于妇女产后体虚乳少或乳汁不通。用法用量每天食3

  • 猪肚粥

    药方名称猪肚粥处方雄猪肚1具粳米100克 豆豉 葱 椒 姜各适量制法先将猪肚洗净,煮取浓汤,去肚,入粳米煮作粥,再下豉、葱、椒、姜等调料。功能主治补中气,健脾胃。可治糖尿病。用法用量任意食用。摘录《食

  • 黄耆防风汤

    《医林改错》卷下:黄耆防风汤药方名称黄耆防风汤处方黄耆4两(生),防风1钱。功能主治脱肛,不论10年8年。用法用量水煎服。小儿减半。摘录《医林改错》卷下《医说》卷一引许胤宗方:黄耆防风汤药方名称黄耆防

  • 疯气膏药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疯气膏药药方名称疯气膏药处方川乌8两,闹洋花8两,川山甲4两,草乌8两,血余4两。制法上药用香油3斤,春秋浸7日,冬10日,夏3日,用槐柳条不住手搅,火熬枯油至黑色,用棕滤去滓,

  • 广济丹

    药方名称广济丹处方白术3两,苍术3两,陈皮3两,厚朴3两,甘草1两半,蒺藜1两半,丹参1两半。制法加老黄米3升淘尽,候干,炒香磨粉,为丸。功能主治充饥,疗疾。主用法用量口服。摘录《仙拈集》卷四